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山银花为常用的大宗药材,始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上品。山银花种质资源丰富,分布区域广,一直以来是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山银花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多样的药理活性,使其在医疗、保健、美容等各方面应用广泛,但山银花品质评价研究仍有所欠缺,还需不断地完善。在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质量标志物核心理论,从化学成分特有性、药代动力学、传统功效、传统药性、不同配伍及不同加工条件等几个方面对山银花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山银花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白术中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 Waters Sun Fire C18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切换测定,柱温30 ℃,进样量 10 μL,建立白术药材指纹图谱, 对32批白术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确认共有峰并进行指认,再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 Q-Marker,并测定其含量。结果:建立了32批白术药材指纹图谱,确认了 28 个共有峰,通过白术对照品指认4个色谱峰,分别为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苍术酮; 经网络药理学确认以上 4 种成分为活性成分,可作用于 16个核心靶点、20 条关键通路发挥抗癌、抗炎、改善胃肠道疾病作用,初步预测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苍术酮为潜在Q-Marker, 白术药材中其总质量分数不低于1.79 mg·g-1结论:白术潜在Q-Marker预测分析为建立一整套质量控制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地黄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临床应用广泛,分布于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通过文献查阅总结,归纳了近10年国内外地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新概念为指导,从植物亲缘学结合化学成分的生源途径、药效药性、化学成分的可测性、药动学及炮制因素等几个方面对地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环烯醚萜类、苯乙醇苷类、糖类为主要参考对象,为地黄质量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促进地黄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加味丹参饮对于治疗心肌梗死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TCMSP、Drugbank、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及参考文献获取加味丹参饮的有效成分及靶标。通过HPO、OMIM平台检索心肌梗死疾病相关的靶标,并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获得关键靶标。使用Cytoscape3.6.0软件对加味丹参饮-心肌梗死疾病进行网络可视化,并构建“加味丹参饮-化学成分-靶点”、“疾病-靶点”、“加味丹参饮-相关化学成分-疾病-关键靶点”网络图,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生物过程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从加味丹参饮中共筛选出94个有效成分,148个与心肌梗死相关的作用靶点,其中有效成分与疾病对应的相同靶点21个,其中包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酪氨酸激酶2(JAK2)、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经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靶点主要涉及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增殖、RNA聚合酶II转录因子活性等功能过程,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微小RNA-癌症相关通路、AMPK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多条代谢通路来发挥加味丹参饮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结论 通过建立靶点网络图,可从多方位阐明复方加味丹参饮治疗心肌梗死多成分、多靶点的机制,可进一步为深入研究加味丹参饮治疗心肌梗死相关疾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