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研究不同年龄段正常成年人眼眶脂肪体积的变化,探讨正常成年人眼眶脂肪体积随年龄变化的趋势。方法调查研究。召集我院144例(男女各半,288眼)成人健康体检志愿者,按年龄分组(1组,18~35岁;2组,36~50岁;3组,≥51岁)平均入组不同年龄组男、女各为24例,行眼眶MRI扫描并测量眼眶脂肪体积,经标准化处理后,分析不同性别及年龄段正常成年人眼眶脂肪体积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男性各年龄组之间眶脂肪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87,P>0.05),女性各年龄组之间眶脂肪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83,P>0.05),男、女2组眼眶脂肪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9,P>0.05),眼眶脂肪体体积与年龄之间无相关性(r=-0.087,P>0.05)。结论正常成年人眼眶脂肪体积随年龄增长无明显变化,男、女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造模因素对两种品系小鼠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的影响,筛选简单、有效的小鼠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造模方法,为HUA的防治和药物早期筛选提供参考。[方法](1)采用氧嗪酸钾250mg·kg~(-1)、次黄嘌呤300mg·kg~(-1)+氧嗪酸钾250mg·kg~(-1)、腺嘌呤100mg·kg~(-1)+乙胺丁醇125mg·kg~(-1)、腺嘌呤200mg·kg~(-1)+乙胺丁醇250mg·kg~(-1)、黄嘌呤300mg·kg~(-1)+乙胺丁醇125mg·kg~(-1)、黄嘌呤600mg·kg~(-1)+乙胺丁醇250mg·kg~(-1)、次黄嘌呤300mg·kg~(-1)+乙胺丁醇125mg·kg~(-1)等7种造模因素,对昆明(Kunming mate,KM)小鼠灌胃7d,检测血清UA、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比较不同造模因素造模效果的差异。(2)从实验一的7种造模因素中筛选出效果较好的造模因素对ICR小鼠灌胃7d,检测血清UA、CR、BUN水平,比较相同造模因素作用于不同品系小鼠造模效果的差异。[结果](1)KM小鼠连续造模7d后,氧嗪酸钾250mg·kg~(-1)、次黄嘌呤300mg·kg~(-1)+氧嗪酸钾250mg·kg~(-1)可使KM小鼠血清UA水平显著升高(P0.01),成功诱导HUA模型,且后者造模效果更佳;而腺嘌呤100mg·kg~(-1)+乙胺丁醇125mg·kg~(-1)组、腺嘌呤200mg·kg~(-1)+乙胺丁醇250mg·kg~(-1)组、黄嘌呤300mg·kg~(-1)+乙胺丁醇125mg·kg~(-1)组KM小鼠血清UA水平不升反降(P0.01,P0.05),且伴随CR、BUN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黄嘌呤600mg·kg~(-1)+乙胺丁醇250mg·kg~(-1)组、次黄嘌呤300mg·kg~(-1)+乙胺丁醇125mg·kg~(-1)组KM小鼠血清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用氧嗪酸钾250mg·kg~(-1)、次黄嘌呤300mg·kg~(-1)+氧嗪酸钾250mg·kg~(-1)灌胃后,ICR小鼠血清U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UA前体物质(次黄嘌呤)复合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可成功诱导KM小鼠HUA模型,且造模效果优于单独氧嗪酸钾250mg·kg~(-1)。在相同造模因素作用下,KM小鼠造模敏感度高于ICR小鼠,更适合HUA造模。  相似文献   
3.
李祥芸  朱祥祥  冯超  张睿  吴建华 《国际眼科》2017,10(11):2137-2139

目的:探究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眼压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06/2016-06于我院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00例200眼,所有患者均采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手术完成情况,记录术前、术后1wk,1mo,1a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视力、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中手术完全成功率为81.0%,条件成功率92.0%; 手术前后视力无光感、手动~0.01、0.02~0.05、0.06~<0.10、≥0.10人数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眼压42.43±3.43mmHg,术后1wk,1mo,1a分别为13.45±2.34、15.89±2.67、16.34±2.8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0.62,P<0.001); 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 453.67±342.34个/mm2, 术后1wk,1mo,1a分别为2 216.67±332.32、2 087.34±326.45、1 959.67±303.34个/mm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42,P<0.001); 术后发生前房出血20眼,低眼压13眼,引流阀阀体移位8眼,浅前房21眼。

结论: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够有效控制眼压,但存在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现象,能够有效保护并部分改善患者残存视力,并发症较轻且简单干预后好转,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危角膜移植术后,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携载的TGF—β1基因(rAAV—TGF—β1)在角膜中的表达及对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用碱烧伤的方法建立受体角膜新生血管(CNV)化模型。20只Wistar大鼠角膜为供体,40只SD大鼠为受体进行大鼠穿透角膜移植。治疗组术前将20只供体植片置于含rAAV—TGF-β1的DMEM/F12混合培养液中常温培养30min,对照组术前将20只供体植片置于DMEM/F12培养液中常温培养30min,术后裂隙灯下观察植片排斥反应及存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2组术后1、2、4周TGF—β1在角膜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2组术后1、2、4、8周TGF—β1的表达量。结果治疗组角膜平均存活时间为(17.60±2.31)d,对照组为(9.27±1.50)d,治疗组角膜植片混浊及血管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治疗组术后1周TGF-v在角膜上皮呈弱阳性表达,术后2~4周角膜上皮及内皮细胞层呈阳性表达并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1~4周TGF—β1在角膜上皮及基底膜呈弱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术后1周2组角膜TGF—β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周治疗组角膜TGF—β1的表达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rAAV-TGF—β1能减轻高危角膜移植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评价磁共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raphy,MRH)在检查泪道阻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双侧结膜囊滴生理盐水后,利用MRH技术对24例48侧正常眼泪道及26例45侧溢泪眼泪道进行检查,采用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TSE)扫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19眼泪道阻塞眼分别接受泪囊鼻腔粘膜吻合术、内窥镜下激光泪道成形术及硅胶管植入术.结果 MRH能够提供清晰的泪囊及鼻泪管影像并对阻塞的部位及泪道形态改变作出准确的判断,48侧正常眼及45侧溢泪眼泪小管显像不理想,24例48侧正常眼泪囊及鼻泪管显像清晰,45侧溢泪眼MRH诊断与泪道冲洗诊断相符.通过最大信号强度投影重建图像能对泪道改变进行详细分析,接受手术的19眼中,18眼术中所见与MRH诊断结果相符,1眼鼻泪管狭窄患眼泪道内窥镜下表现为阻塞.结论 MRH是一种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其在泪道阻塞的诊断和治疗中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核苷酸(rAAV-aVEGF165)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prague-Dawley大鼠用链尿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去除实验中途死亡和血糖恢复的大鼠,共计32只大鼠纳入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玻璃体腔分别注射rAAV-aVEGF165(1010 pfu/ml)、磷酸盐缓冲液各10 μl,建模后1、5个月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评价视网膜VEGF的表达,并对视网膜血管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1个月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视网膜VEGF表达极低;5个月时,实验组大鼠视网膜VEGF表达较同期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7, P<0.0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实验组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而对照组视网膜微血管腔明显狭窄,基底膜明显增厚,密度不均,并出现断裂,内皮细胞明显肿胀,突起增多,管腔明显狭窄,周细胞内细胞器结构模糊,细胞核固缩,呈凋亡状态,异染色质明显分布不均,浓集。结论 rAAV-aVEGF165能下调视网膜VEGF的表达,从而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rAAV是眼反义基因治疗的有效载体。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255-258)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儿童微视觉诱发电位(miniVEP)的潜伏期和振幅值变化.方法 对随机选取的84名正常儿童和正常成年人的168只眼进行miniVEP检测.所有受试者按年龄分为A组:0~3个月;B组:4~6个月;C组:7~12个月;D组:1~3岁;E组:4~6岁;F组:7~12岁.G组:对照组,正常成年人.每组均为12人24只眼.采用德国Roland电生理仪,使用miniVEP刺激器行闪光VEP(F-VEP)检查,分析P100波波形、振幅高低及潜伏期时程长短.结果 A组振幅平均值最低,潜伏期平均值最大,分别为(7.39±1.79)μV和(137.45±7.64)ms;A、B、C、D、E组振幅平均值依次增高(F=359.56),A、B、C、D组潜伏期平均值依次缩短(F=32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F、G组振幅均较高,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9,P>0.05);D、E、F、G组潜伏期均较短,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4,P>0.05).结论 儿童随着年龄增长,振幅增高,潜伏期缩短,潜伏期的发育先于振幅达到成人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穿透角膜移植术(PKP)后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在大鼠植片中的转染及表达情况。方法建立32只大鼠穿透角膜移植的动物模型,SD大鼠作为受体,Wistar大鼠作为供体,供体植片置于含1010μg/mL(病毒基因组数/mL)rAAV-GFP的DMEM/F121:1混合培养液中培养30min。按照不同的观察时间点用抽签法将角膜移植术后的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手术后隔日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植片的存活情况。于角膜移植术后1、2、4、12周取各组眼球在共焦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组织中GFP的表达情况,Infinity-capt软件测量角膜植片内皮层中荧光的表达强度。结果各组中选取的受体角膜植片无水肿、混浊、新生血管及其他并发症发生。GFP基因表达阳性的角膜内皮细胞呈绿色荧光。各组角膜内皮细胞绿色荧光强度与背景亮度比值,A组:91.83±10.83;B组:128.67±4.32;C组:117.33±3.01;D组:118.50±3.02,转染后1周即有明显表达,4周及12周组较1周组强(P〈0.01),2周组强度最高(P〈0.01)。结论通过共培养的方法,rAAV-GFP能够有效地转染到角膜内皮细胞中。PKP后GFP基因能够持续、高效、稳定地在移植片的角膜内皮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