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2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9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SWI检查,根据图像分析结果比较不同扫描序列对出血性脑梗死阳性检出率、出血灶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测量出血灶面积,采用评分法评价不同扫描序列对出血面积的差异。结果 SWI序列对出血性脑梗死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T1WI、T2WI、DWI序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序列对出血灶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T1WI、T2WI、DWI序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序列对出血性脑梗死出血评分的总分值明显高于T1WI结合T2WI、DWI序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序列相比于常规MRI序列和DWI序列用于检测出血性脑梗死,阳性检出率高,可早期检测出脑梗死中的出血灶,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应用,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20例GIST 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例行胃肠道钡餐造影,10例行CT检查并1例同时行MRI检查、3例行DSA检查.结果 (1)胃肠钡餐X 线示:1例食道中下段弧形压迹,边缘呈虫蚀状,正常粘膜推压移位.4例胃体呈类圆形充盈缺损,粘膜撑开、展平,浅表溃疡形成,局部胃壁尚柔软;2例胃窦肿瘤呈不规则充盈缺损及腔外钡斑,粘膜破坏.1例仅见外压性改变(2)CT显示:5 例胃内及小肠肿瘤向腔内外生长,平扫均为等密度,增强呈中度或明显强化,边界清楚,发生于小肠的可见小肠推移.部分肿块内见不规则钙化斑(3)MRI及DSA显示:1例胃内肿瘤于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双期增强扫描示肿瘤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显著2 例空肠、1 例末端回肠肿瘤呈圆形染色灶,边界清楚,对比剂弥散延迟,并见粗大引流静脉.结论 钡餐造影和CT 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手段.DSA对于GIST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X线钡餐造影及CT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病例。提高其X线及CT诊断水平。结果 36例均行钡餐造影检查,见胃肠溃疡性钡斑及充盈缺损18例。肠管浸润性改变即肠管狭窄与扩张并存10例黏膜不规则改变3例。其中5例无阳性改变。28例行CT造影检查见胃肠道壁增厚、溃疡及息肉等。8例经内窥镜检查可见黏膜溃疡及突起的肿块。结论内窥镜检查是诊断胃、大肠淋巴瘤的重要检查手段,还需要结合刷检。X线钡餐造影是诊断小肠淋巴瘤的重要检查手段,与CT检查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必要时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铝靶X线片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65例乳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发现乳腺癌的铝靶X线典型诊断征象。结果65例患者中,有10例见泥沙状钙化,35例见等密度及高密度肿块影,10例边缘见小分叶。3例见毛刺征,7例见异常血管增生及皮肤局限性增厚,5例患者仅见结构扭曲。结论乳腺钼靶X线片与乳腺高频超声、乳腺核磁共振、及乳腺乳腺红外线扫描比较是最有效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方芦荟对小鼠S180 荷瘤的抑制作用及免疫学改变。方法 :2 5只小鼠随机分为 3组 ,将S180 瘤细胞接种于小鼠左前肢腋窝皮下 ,3d后各组小鼠分别灌胃服用复方芦荟液、环磷酰胺和生理盐水 ,8d后计算抑瘤率 ,测定小鼠免疫功能的改变。结果 :复方芦荟抑瘤率为 6 9% ;免疫功能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NK细胞活性分别为 ( 0 .87± 0 .0 5)A和 ( 73.1 8± 5.58) % ;环磷酰胺组分别为 ( 0 .58± 0 .0 6 )A和 ( 44 .87± 5.2 9) % ;生理盐水组分别为 ( 0 .72± 0 .0 5)A和 ( 50 .0 3±6 .1 2 ) % ;两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复方芦荟具有抑制小鼠S180 荷瘤的作用 ,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官兵的战场自救互救能力,提升部队的战伤救治水平,5月2日至4日,由沈阳军区军训兵种部与卫生部联合组织的全军第一期战伤自救互救试训活动在该军区某团全面展开。沈阳军区某卫生技术干部训练中心主任薛蓬介绍说: "自救互救是战时保持生命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缺少科学的指导,过去这一课目的训练效果并不理想。此次试训是我军首次在整建制团部队开展研究性、实践性自救互救集中组训,对部队一线战伤救治力量建设具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