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临床护理与医疗工作一样,是高度责任与技术措施紧密结合的工作。风险事件始终贯穿在护理工作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便是极为简单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为了有效地回避和降低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本院自2006年1月起实施风险干预.通过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加强防范、严把质量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本科设置病床52张,在编护士14人,平均年收病人2611例,手术708例,其中急诊手术215例,业务工作量较为繁重.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环境中,不慎的用药及检查都将引起严重的医疗纠纷,其中又以妊娠期孕妇为甚。特别是在妇科病区里,妊娠孕妇占有1/3~1/6的高比例,有些是终止妊娠的,另一些是继续妊娠的孕妇,处理措施截然相反,一旦用药及检查出错,将对继续妊娠的孕妇带来不可逆或难以估计的不良后果。为了加强对这类高危人群的风险管理,我科于2007年2月始对继续妊娠孕妇的床头卡做身份标记,杜绝了2例差错事故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曾映琼  李风娣  汤铭  张丽荣 《护理研究》2009,(12):3356-3357
[目的]缩短医嘱电脑录入的时间,提高医嘱处理的质量与效率,规范收费,减少费用纠纷。[方法]按专科特点及使用频率对医嘱收费项目打包成模块,取模块名称拼音的首字母2个~4个组成拼音码,使用拼音码进行电脑录入,试验组用模块录入医嘱,对照组用旧法录入,对比分析医嘱模块建立前后医嘱录入速度、缺陷率、熟练录入培训时间。[结果]试验组模块及对照组旧法录入入院当天医嘱时间分别为4.0min±0.1min、8.0min±0.2min;录入手术当天医嘱时间分别为5.0min±0.2min、10.0min±0.1min;录入医嘱收费缺陷率分别为1.25%、10.00%;熟练录入培训时间分别为3.0h±0.1h、120.0h±0.3h,均显著优于旧法(P〈0.05)。[结论]医嘱模块加拼音码的建立与临床应用,可节省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医嘱录入速度,减少了差错,提高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嘱模块加拼音码的应用效果。方法按专科特点及使用频率对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各项目分别打包制作成医嘱模块,取其名称拼音的前2~4个字母组成拼音码,使用拼音码进行计算机医嘱录入。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医嘱录入时间显著缩短,缺陷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应用医嘱模块加拼音码输入法,可提高医嘱录入速度,减少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子宫肌瘤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腹腔镜下治疗60例子宫肌瘤患者(观察组),予垂体后叶素6U注射入子宫体部,再行剔除手术,与腹腔镜下既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用缩宫素45例(对照组)比较,分析其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吸收热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72.51±3.77)min,短于对照组(108.66±5.87)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50.50±3.05)mL,少于对照组(120.30±4.50)mL;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16.71±0.99)h,短于对照组(36.97±0.81)h;观察组术后3d平均体温(37.21±0.08)℃低于对照组(38.21±0.26)℃;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61±0.49)d,短于对照组(5.46±0.5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联合垂体后叶素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止血效果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曾映琼  胡琴 《护理学报》2009,16(6):15-15
氧气吸人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在抢救危重、急症患者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在患者病情变化或紧急抢救时首先给予快速吸氧,我院所有重症监护室、抢救室、小手术室、ICU等相关急危重症科室都会在病床旁先挂好一套吸氧用物以备急用,即装好中心吸氧流量表,套上干燥湿化瓶,氧流量表出口用无菌纱布加橡皮筋缠绕包好(暂不接上氧管)。  相似文献   
7.
8.
低龄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心理护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人工流产过程中对低龄未婚先孕者的影响,为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参考资料。方法对64例低龄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手术前、中、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与64例对照患者进行比较,评价其焦虑和疼痛状况,血压和心率两项生理指标,并比较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结果干预组焦虑(P〈0.001)和疼痛(P〈0.05)得到显著缓解,干预组术中血压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RAA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手术时间缩短,患者出血状况得到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低龄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化疗前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对卵巢癌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43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行首次卵巢癌细胞减灭+淋巴结清扫术,采用TRAP-PCR-银染法测定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RT—PCR法测定hTERT基因的表达;抗生素一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SP)免疫组化法检测hTERT蛋白的表达。术后予顺铂+环磷酰胺(A组)、顺铂+紫杉醇(B组)、顺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C组)全身化疗6.5(6~8)个疗程,选取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肿瘤残存、血液CA125水平在正常范围者30例(A组13例,B组11例,C组6例)行二次探查术,术中取原病灶周围组织活检,测定其端粒酶活性、hTERT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随访3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结果43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化疗前端粒酶活性的高低与病理类型、病理分级、FIGO分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3组化疗方案均有下调端粒酶活性的作用,化疗前后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88.37%、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下调端粒酶hTERT蛋白的表达较明显(P〈0.05)。化疗后hTERT蛋白的表达较化疗前明显下调(P〈0.05),但患者5年生存率无明显提高(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癌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具有抑制端粒酶活性的作用,顺铂+紫杉醇化疗后端粒酶活性下调明显,但未能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可能与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年龄外来建设者真菌性食管炎的发病情况。方法2006~2008年于接受常规电子胃镜检查的15 100例外来建设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年龄、性别组人群真菌性食管炎发病情况,经内镜下刷检涂片染色找到真菌菌丝、孢子确诊为真菌性食管炎。结果15 100例患者中93例(0.62%)检出真菌性食管炎,其中男性65例(0.76%),女性28例(0.43%),性别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0年区分年龄段,男女性真菌性食管炎检出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40岁患者的真菌性食管炎检出率显著高于40岁患者,分别为1.25%和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但在女性却不同,其各相邻年龄组的检出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疫情分级:1级29例(31.18%),2级52例(55.91%),3级12例(12.90%);胃镜下伴有消化性溃疡者20例(21.55%)、糜烂性胃炎者12例(12.90%)、食管癌高度可疑者2例(2.2%);抗真菌治疗的反应及预后良好。结论真菌性食管炎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其发病因素为应用抗菌药物、非甾体类消炎药、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功能低下、高血糖、食管黏膜屏障破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