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德贵 《广东药学》2005,15(6):53-54
目的掌握我院抗结核药物的用药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我院2002—2004年抗结核药物的用药品种、金额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我院抗结核药物的用药金额2002—200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抗结核药物的品种相对较少,价格较便宜.但抗结核病药物在我院防病、治病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用药数量、用药金额都在不断增长,抗结核病药物品种亟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我院抗结核药物的用药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我院2002-2004年抗结核药物的用药品种、金额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我院抗结核药物的用药金额2002-200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抗结核药物的品种相对较少,价格较便宜,但抗结核病药物在我院防病、治病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用药数量、用药金额都在不断增长,抗结核病药物品种亟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3.
2002~2004年市慢病院抗结核病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我院抗结核药物的用药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对我院2002~2004年抗结核药物的用药品种、金额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我院抗结核药物的用药金额2002~200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抗结核药物的品种相对较少,价格较便宜,但抗结核病药物在我院防病、治病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用药数量、用药金额都存不断增长,抗结核病药物品种亟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AE)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生长抑制效应和诱导细胞凋亡能力,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芦荟大黄素对HaCa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结果芦荟大黄素质量浓度在20~80μg/mL范围内可抑制HaCaT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镜下观察到细胞稀疏,生长减慢,细胞形态拉长,细胞被阻滞于S期而凋亡。结论芦荟大黄素能抑制HaCaT细胞的增殖、诱导HaCaT细胞的凋亡。可用于治疗银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枫香槲寄生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以枫香槲寄生总黄酮吸附量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考察确定了该树脂分离纯化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 AB-8型树脂对枫香槲寄生总黄酮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其吸附分离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为2.55 mg·ml-1,上样液pH为3,吸附流速为3 BV·h-1,洗脱剂为60%乙醇.结论 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在所确立的工艺条件下,纯化枫香槲寄生总黄酮效果良好,总黄酮纯度可达60%左右.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异烟肼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研究异烟肼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YWG-C18色谱柱(200mm×4.6 mm,5μm),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61∶3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0 nm,进样量20μL。结果异烟肼的血浆质量浓度在0.2~12.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4.0%;平均回收率为97.67%,RSD=2.31%(n=9)。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异烟肼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7.
曾德贵  林世平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6):688-688,702
目的分析2005年以来我中心肺科就诊的肺结核病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趋势,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改良罗氏培养基间接药敏实验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核菌的耐药性情况。结果1754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713株,总耐药率为41.0%;耐多药(MDR)111株,耐多药率为6.3%。耐单药顺位从高到低依次为SM(26.1%)。RFP(25.3%),INH(14.1%),EMB(10.3%)。各年龄组耐药及耐多药均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结论结核分枝菌抗药性呈增强趋势,应加强监测,指导防控工作和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药学服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尽管时间很短,但效果十分明显。药学服务是提供直接的,以达到提高病人生命质量这一结果为目的的与药物有关的服务。“输液不良反应”系输液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习称“输液反应”,临床也称之为“热原反应”。但严格地说,“热原反应”只是输液不良反应的一部分。常见症状有热原反应及热原样反应所致的发热、寒战、呕吐等。不同类型的输液不良反应可能具有相似的症状,特别是在反应较轻的时候往往难以区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祛银颗粒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银屑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2015年8月—2017年12月80例银屑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消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祛银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为92.50%,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和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和IL-4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和IL-4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F-36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F-36总分均较治疗前出现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SF-36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祛银颗粒治疗银屑病患者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相关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曾德贵 《今日药学》2005,15(6):53-54
目的掌握我院抗结核药物的用药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我院2002-2004年抗结核药物的用药品种、金额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我院抗结核药物的用药金额2002-200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抗结核药物的品种相对较少,价格较便宜,但抗结核病药物在我院防病、治病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用药数量、用药金额都在不断增长,抗结核病药物品种亟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