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33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传统LBT法和盐析分离皮肤LBT法分别检测SLE106例,BSLE3例,SCLE8例,DLE10例,MCTD15例,PSS11例,DM8例。分离皮肤LBT法阳性率依次为89.6%,100%,100%,80%,80%,36%,12.5%;传统LBT法的阳性率依次为50%、10%,75%,80%,33%,18%和0。结果显示分离皮肤LBT法敏感性高于传统LBT法,其中6种疾病的Ig补体沉积汉真皮侧多  相似文献   
2.
COX-2与BCL-2的表达与皮肤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常见的皮肤肿瘤组织环氧合酶-2(COX-2)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初步探讨COX-2与BCL-2在皮肤肿瘤中过表达对肿瘤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脂溢性角化病(SK)15例,Bowen’s病(BD)15例,基底细胞上皮瘤(BCE)20例,鳞癌(SCC)20例及正常组织5例COX-2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各标本的肿瘤组织均有COX-2的表达,总体上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2=0.148,P〉0.05),染色强度有显著性差异(Hc=90.70,P〈0.05),周围正常组织未见COX-2的表达。SCC、BD表达范围弥漫,以SCC表达强度最为显著;细胞分化高的SCC标本其COX-2的表达较细胞分化低者明显。BCE、SK呈灶性表达,强度不一;正常组织仅于表皮基底层有强度很弱的阳性表达。在SCC、BCE、BD。COX-2表达阳性者BCL-2表达的阳性率较COX-2表达阴性者高(P〈0.05)。【结论】皮肤肿瘤存在COX-2的过表达;检测SCC组织COX-2的表达可预测其病变的恶性程度;COX-2表达的模式较阳性与否、表达的强度对病变的提示更有意义。BCL-2的表达与COX-2的过表达有关,COX-2可能是通过激活BCL-2发挥抗凋亡作用而促进皮肤肿瘤形成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第22世界皮肤病大会(22ndWorldCongressofDerma—tology,22nd WCD)由世界皮肤科联盟(InternationalLeagueofDermatologicalSocieties,ILDS)组织召开。ILDS代表全球102个国家和22个相关团体,是唯一与世界卫生组织有官方联系的专业协会。WCD在2007年之前是每5年一届,自2007年之后改为每4年一届。今年第22届年会于2011年5月24—29日在韩国首尔南部的COEX会展中心举办。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青蒿琥酯对慢性湿疹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表达和IgE水平的影响。方法慢性湿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经过与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体外培养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上清液IgE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测定其Th1、Th2细胞的变化。结果①青蒿琥酯可以抑制慢性湿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h1细胞的表达,促进慢性湿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h2细胞的表达,而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②青蒿琥酯可以抑制慢性湿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IgE分泌。结论青蒿琥酯可以通过调节慢性湿疹外周血患者淋巴细胞Th1、Th2细胞表达,减少IgE的分泌。青蒿琥酯有望成为治疗慢性湿疹的一个新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尖锐湿疣(CA)组织中潜在转化生长因子13结合蛋白-1(LTBP-1)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水平与CA发病的关系. 方法 用哺乳动物RNA抽提方法,提取CA组织总RNA,18s rRNA作为内参照,正常包皮组织作为对照,RT-PCR半定量分析LTBP-1 mRNA表达水平. 结果 CA组LTBP-1 mRNA表达水平比包皮组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CA组织中LTBP-1表达下降,影响TGFβ功能的正常发挥,可能与CA疣体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盘状红斑狼疮皮损角质形成细胞的蛋白组学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盘状红斑狼疮皮损和正常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二者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及特点。【方法】运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6例盘状红斑狼疮患者皮损及正常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总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用ImageMaster 2D图象软件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蛋白。【结果】盘状红斑狼疮皮损和正常对照电泳图谱平均蛋白点分别为1566±32和1682±38,平均匹配点数为1286±14 和1314±21,匹配率为82.12%和78.12%。分辨差异蛋白点共22个,11个在皮损高表达,2个在皮损组低表达,有5个点仅在病例组表达,4个点仅在正常对照组表达。【结论】成功获得分辨率高且重复性较好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识别重复表达的差异蛋白,为后续蛋白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TGF-βRⅡmRNA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Ⅱ型受体(TGFβRⅡ)在尖锐湿疣(CA)皮损中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20例CA皮损及10例正常对照包皮中TGFβRⅡ的mRNA的表达。结果CA皮损中TGFβⅡR的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包皮组织(P〈0.05)。结论TGF-β信号通路中TGF-βRⅡ表达的下降可能与CA疣体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
慢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与ASST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与ASST的关系,探讨ASST阳性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与分析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每例均进行ASST试验,并与42名正常人对照。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ASST阳性率为58%,正常对照组ASST均为阴性;ASST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病程长,风团数量多、面积大,易出现甲状腺肿大。结论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比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红斑狼疮(1upus erythematosus,LE)的肾脏损害是诸受累脏器之首,临床资料统计显示约6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病程中会有肾损害,实际上肾脏受累的发生率可能高于这数字。一旦累及。肾脏,红斑狼疮的病情就更加复杂,约20%的肾病变者会最终出现尿毒症,治疗难度加大,预后不良的风险也增加,但如对早期的肾病变给予及时合适的治疗,可以彻底逆转病情,为病人带来良性治疗循环,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红斑狼疮是一系统性疾病 ,大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其疾病进程中会发生皮肤损害。由于红斑狼疮皮损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 ,临床上易与多种皮肤病混淆。现就其相关性皮损的分类、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