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性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4 6例老年完全性结、直肠癌性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 本组 4 6例行手术治疗 ,入院至手术时间 3h~ 5d。术中诊断 12例为绞窄性肠梗阻 ,其中4例术前做出诊断 ,符合率 33%。术后发生并发症 18例 ,死亡 3例 ,病死率 6 .5 % ,其中绞窄性肠梗阻死亡 2例。结论 对于老年结、直肠癌性梗阻 ,能够早期并准确地认识到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 ,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口腔科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研究组采取正畸联合修复疗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功能改善与美观评分、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1.05%(χ~2=14.758,P<0.01)。治疗后研究组咀嚼、吞咽、口语表达及牙齿排列整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18.42%(χ~2=8.296,P<0.01)。结论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齿美观情况,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老年结、直肠癌性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性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6例老年完全性结、直肠癌性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 本组46例行手术治疗,入院至手术时间3h~5d。术中诊断12例为绞窄性肠梗阻,其中4例术前做出诊断,符合率33%。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死亡3例,病死率6.5%,其中绞窄性肠梗阻死亡2例。结论 对于老年结、直肠癌性梗阻,能够早期并准确地认识到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效果及肠内、肠外营养的优缺点.方法 将4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各20例,分别给予不同方式的营养支持.结果 EN和PN均改善了机体的营养状况,短期应用效果近似,但EN在促进肠道功能与体力的恢复、保护肠黏膜屏障、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减少对肝功能损害、降低住院费用方面优于PN.结论 两种营养方式对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蛋白质分解均有作用,与PN比较,EN可明显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6.
1.我们对成年雄性小白鼠进行了藜蘆碱的中毒实验,观察了中毒后肝脏的糖元和其他多糖物质,RNA,DNA,碱性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的变化。 2.小白鼠于灌药后5分钟到半小时内发生呃逆,呕吐,呼吸困难,出汗,抽搐及不协调的跳跃动作;随着灌药天数的增加,逐渐消瘦,平均体重减轻6.2克,而对照组平均增加体重2.2克。 3.藜蘆中毒后,小白鼠肝糖元显著减少,呈区域性分布,中毒较重者,其肝糖元全部消失。肝脏的RNA和琥珀酸脱氢酶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碱性磷酸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经孚尔根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DNA无变化。 4.我们认为由于藜蘆碱中毒引起小白鼠肝糖元,核糖核酸减少与一些酶的活性减弱,可能由于消耗性的结果。关于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强,可能是代谢增强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肠内营养支持在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效果及肠内、肠外营养的优缺点。方法将4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各20例,分别给予不同方式的营养支持。结果EN和PN均改善了机体的营养状况,短期应用效果近似,但EN在促进肠道功能与体力的恢复、保护肠黏膜屏障、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减少对肝功能损害、降低住院费用方面优于PN。结论两种营养方式对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蛋白质分解均有作用,与PN比较,EN可明显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癌合并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8例胃癌合并穿孔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治愈26例,死亡2例,死于中毒性休克并发MODS。手术后并发症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及上消化道出血2例,均经非手术疗法而治愈。单纯穿孔缝合修补术1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4个月;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9例,平均生存时间为1年;根治性胃大部切除和全胃切除术8例,平均生存时间4年余。结论 胃癌合并穿孔的手术方式有多种,如能掌握其指征和方法均有一定疗效,而根治性的切除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10.
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治疗难取性胆道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对胆道难取性结石实施液电碎石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2004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STORZ LITHOTRIPS-Y27080型)治疗难取性胆道结石68例,其中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应用26例,胆道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42例。结果本组68例使用碎石仪击打结石216枚,全部击碎成泥沙样或5mm,碎石成功率为100%(216/216)。结石取净65例,取净率为95.6%(65/68)。结石残留3例。无胆道大出血、穿孔及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65例结石取净者随访3个月~5年,平均28个月,行B超复查均无结石复发。结论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治疗胆道难取性结石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