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应用复合聚合酶链反应 (复合 PCR) -膜芯片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 ( SM)的耐药性。方法 设计与合成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 SM基因 rps L和 rrs的寡核苷酸探针制作膜芯片 ,与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生物素标记的 rps L和 rrs基因复合 PCR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 ,并与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 ( PCR- SSCP)和 PCR-直接测序 ( PCR- DS)结果比较。结果  5 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 ,9株敏感株rps L和 rrs基因的 SSCP图谱、膜芯片杂交结果与标准株完全相同 ;4 3株耐 SM菌株中 ,33株存在 rps L 基因4 3位密码子 AAG→ AGG突变 ,5株有 rrs基因 5 13位 A→C突变 ,1株有 rrs基因 5 13位 A→ T突变 ,突变率为 90 .7%。结论 膜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 SM基因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 ,可用于临床耐药性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SM)的耐药性。方法 设计与合成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SM基因rpsL和ms的寡核苷酸探针,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与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生物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并与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PCR-直接测序(PCR-DS)结果比较。结果 53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三种检测方法符合率为100%。9株敏感株rpsL和ms基因的SSCP图谱、膜杂交结果与标准株完全相同;44株耐SM菌株中,33株存在rpsL基因43位密码子AAG→AGG突变,6株有ms基因513位A→C突变,1株有ms基因513住A→T突变,突变检出率为90.9%,40株耐SM菌株和9株敏感株可用膜杂交方法检测出来,与传统药敏试验方法检测符合率为49/53。结论 应用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SM基因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简便、快速,可用于临床耐药性检测。  相似文献   
3.
人CDK2-AP1(DOC-1)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自激活作用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诱饵质粒pBD—DOC-1在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自激活性及毒性作用,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two—hybrid system)筛选与p12DOC-1/CDK2-AP1相互作用的蛋白建立实验基础。方法将诱饵质粒pBD—DOC-1转化到酵母细胞MAV203中,检测诱饵蛋白有无毒性和自激活作用。同时利用对照质粒组筛选组氨酸(His)本底表达抑制剂3AT(3-氨基.1,2,4-三唑)的合适工作浓度。结果诱饵质粒pBD.DOC—1成功转化到酵母细胞MAV203中,对宿主酵母细胞无毒性,对报告基因无自激活作用。确定了组氨酸(His)本底表达抑制剂3AT(3-氨基-1,2,4-三唑)的合适工作浓度。结论诱饵质粒pBD—DOC-1可以用于酵母双杂交实验,为进-步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在人类组织cDNA文库中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结核分支杆菌MPT64、ESAT6 DNA疫苗的保护效力和细胞因子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耐链霉素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药结核病已成为治愈及控制结核病流行的严重障碍。而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则是制定化疗方案、监测化疗效果和评估预后的关键指标。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分子药敏试验新技术层出不穷,但大都通过凝胶,一次只能分析一个基因型,不能一次性检测多个耐药基因而限制其推广应用。本研究旨在应用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SM )的耐药性。材料与方法 从5 3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提取DNA ,分别扩增rpsL和rrs基因,产生2 15bp和2 0 0bp目的片段。设计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SM基因rpsL和rrs的寡核苷酸探针,探针S1和S1b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肾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与循环免疫复合物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红细胞花环实验和免疫比浊法检测112例肾病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及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并与40例正常对照相比。结果慢性肾炎组肾病综合症组及其它肾病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降低,同时伴有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率升高肾病综合症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及其它肾病组。结论肾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的改变,可能在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人舌鳞癌(Tea-8113)细胞cDNA文库.方法用Trizol法提取人舌鳞癌(Tea-8113)细胞的总RNA,使用Oligotex mRNA Mini Kit分离纯化mRNA,使用Library Construction Kit and cDNA Synthesis Kit构建人舌鳞癌(Tea-811 3)细胞eDNA表达文库.结果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eDNA表达文库的初始文库滴度为5.4×105pfu/ml,重组率为95%,扩增后文库滴度为7.8 x 107pfu/ml. 结论成功构建了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cDNA表达文库,为进一步筛选人舌癌相关基因及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应用基因阵列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基因阵列 ,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分离株rpoB基因突变的快速检测。方法 根据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序列设计寡核苷酸探针并制作基因阵列 ,用生物素标记的引物扩增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热点的目的片断 ,与基因阵列杂交 ,同时以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及DNA测序法为对照。结果  111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经PCR SSCP分析 ,4 1株RFP敏感株SSCP图谱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相同 ;70株耐RFP菌株中 ,6 3株(90 % )SSCP图谱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不同 ,其余 7株SSCP图谱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相同。基因阵列检测结果 4 1株RFP敏感株杂交图谱与标准株完全相同 ,70株耐RFP临床分离株中 ,6 3株检测到rpoB基因突变 ,检出率为 90 % ;其中 37株 (5 3% ) 5 31位丝氨酸 (Ser)置换 ,15株 (2 1% ) 5 2 6位组氨酸(His)置换 ,11株 (16 % )其他位置的氨基酸置换。基因阵列检测结果与PCR SSCP及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用基因阵列法可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大多数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分离株的rpoB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是结核病治疗中的棘手问题,由于传统的药敏试验方法烦琐而费时,因此,本研究通过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突变,以期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简便、快速的分子药敏试验方法,指导临床化疗.  相似文献   
10.
PCR—SSCP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三种基因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是快速检测基因突变的重要方式之一[1].应用此法对辽宁省90例涂阳患者痰标本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进行rpoB、rpsL、56例katG基因突变检测,与传统耐药结果比较分析,寻找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与基因突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