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上纵隔肿瘤手术后发生气管软化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病人生命。现报道2例纵隔肿瘤手术后气管软化病例,以探讨其临床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用于I-II期脓胸手术能否达到早期廓清、剥脱胸膜纤维层的目的,并观察术后肺组织复张及肺功能恢复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病程小于4周的急性渗出期(Ⅰ期)和纤维素期(Ⅱ期)脓胸病例。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15例术后有肺组织复张不良、出血、持续漏气等并发症,6例需再次手术。114例术后6 mon肺功能测定,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平均为87.7%(69.5%-105.9%),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MV)实测值占预计值平均为84.4%(59.9%-97.9%)。结论VATS治疗早中期脓胸安全、有效,脓胸廓清作用明确,能够清除尚未完全纤维化的增厚纤维层,有利术后肺复张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性,48岁,因"反复咳嗽半年,痰血10 d"于2011年8月26日人院.既往吸烟史800支/年.胸部增强CT示右肺上叶支气管缺如,右肺门周围见软组织团块影,纵隔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CT血管造影见右肺静脉经下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右肺上叶肺动脉缺如,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左肺动静脉未见明显异常(图1,2).纤维支气管镜见左侧各叶段支气管开口正常,右肺见3个开口,为右肺中叶支气管、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和基底段支气管开口,右肺上叶支气管缺如,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见新生物堵塞.超声心动图示各房室腔内径正常,各瓣膜回声与活动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肺移植术后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可能的干预措施。方法2004年7月我院对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施行右肺移植,并同期行左肺减容术;随访观察3年来的肺功能、肝功能、免疫抑制剂血浓度、胸部CT以及治疗情况等。结果患者行肺移植术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实测值占预计值的59.0%(1.97/3.34),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占预计值的64.2%(79.24/123.36),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FEV1.0实测值占预计值的14.2%(0.47/3.30),MVV实测值占预计值的11.4%(13.98/122.23)];因使用免疫抑制剂而反复出现肺结核菌等感染,抗结核等治疗加重肝损害;血液环孢素浓度波动不大;CT检查示移植肺情况较稳定而左肺气肿呈现加重趋势。结论单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并发症较多,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有助于其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5.
正病人,男性,67岁,体检胸部CT检查提示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考虑周围型肺癌;左肺下叶近肺门旁占位。见图1、2。排除手术禁忌后行左上肺叶切除、左下肺病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历时125分钟,手术顺利,未输血。术后3天病人一般情况平稳,第3天晚间22∶45病人突发呼吸困难,面罩吸氧10 L/min,指脉氧60%,心率126次/分,血压180/100 mmH g。两肺闻及细湿啰音,动脉血气分析示PO247 mmH g,PCO236 mmH g。于23∶20紧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吸痰管吸出少量黄  相似文献   
6.
2003年至2010年我们应用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CT)诊断肺癌合并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hypertrophic pulmonary osteoarthropathy,HPO)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37 ~ 73岁,平均66岁.3例四肢关节酸痛1~4个月,平均2个月,对症治疗无好转,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肿块,1例合并明显双手肿胀,1例合并咳嗽;另3例咳嗽、咳痰、胸痛,同时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酸痛不适.查体3例有杵状指,其中1例有双于背肿胀.全组均经ECT扫描证实有HPO.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单孔近红外荧光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完成的201例单孔近红外荧光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根据肺段手术质控标准进行手术。均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妥善离断靶段血管、支气管后,荧光胸腔镜组使用吲哚菁绿反染法确定段间平面,以适形裁剪进行段间交界的分离。结果荧光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短,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顺利康复。结论结合近红外荧光技术、单孔胸腔镜技术,在良好的术前三维重建规划和术前定位的指引下,可以实现精准的肺段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单孔近红外荧光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优势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完成连续的255例单孔近红外荧光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根据肺段手术质控标准进行手术。均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妥善离断靶段血管、支气管后,使用吲哚菁绿反染法确定段间平面,以适形裁剪法进行段间交界的分离。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较短,出血少,术后患者快速康复,顺利康复。结论结合近红外荧光技术、单孔胸腔镜技术,在良好的术前三维重建规划和术前定位的指引下,可以实现精准的肺段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在纵隔疑难疾病诊断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及适应症。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开展的90例电视纵隔镜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2例,女38例,年龄18~74岁,平均51.6岁。其中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78例,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6例,经肋间电视纵隔镜手术6例。结果 90例经电视纵隔镜手术,89例术后确诊:结节病30例,淋巴结慢性炎症16例,转移性腺癌14例,小细胞癌8例,转移性鳞癌7例,淋巴结核4例,霍奇金氏淋巴瘤4例,转移性低分化癌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1例,骨巨细胞瘤纵隔转移1例,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1例。本组手术时间30~100 min,平均51 min,术中出血10~200 ml,平均45 ml。术中出血中转开胸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术式,适合于纵隔疑难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