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是一种很严重的创伤,给病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残废,椎板切除减压及脊柱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可靠而有效的方法。我科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共行50例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重视围手术期护理。5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曲艳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3):346-347
笔者对住院的31例符合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学术会议拟订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系本院住院病人,均符合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学术会议拟订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共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48·16±11·92)岁。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5·31±11·0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基础治疗:包括严格休息,应用改善心肌细胞营…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自发性基底节区性脑出血YL—1型针碎吸血肿手术的疗效;探讨微创术治疗的理论根据及其治疗时机。方法:CT定位、局麻下电钻驱动钻颅、粉碎抽吸和用尿激酶冲洗治疗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56例,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疗效、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肿初次清除率为76.8%,总清除率为93.4%,随访6个月ADLl3;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开颅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YL—1型针穿颅清除自发性基底节区血肿创伤小、耗资低、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适宜在临床开展普及;手术时机以发病6h以内及24—48h最佳。  相似文献   
5.
曲艳 《中外医疗》2013,32(10):91-9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脊柱外科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胸腰段脊柱不稳定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都采用经后路手术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按制定好的临床路径实施每日的护理计划。结果:两组治疗后脊柱后凸角矫正角度都有明显降低(P<0.05),同时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不稳定经后路手术治疗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护理路径的配合能有效降低创伤,减少住院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疗护理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入的颈椎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按摩推拿等常规治疗方法,半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敷护理方法,10~15 min为1次,2次/d,温度在40℃~55℃之间,半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定,观察中药热敷护理疗法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头痛、颈痛、上肢麻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干预后VD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并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显著(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56%高于对照组的8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敷护理方法对颈椎病患者具有极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改善颈椎病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学习肝豆状核变性的MRI表现。方法 本组15例,男8例,女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行走不稳、言语不清、共济失调、肌张力异常。结果 病变累及豆状核15例(100%)、尾状核13例(86.7%)、丘脑8例(53.3%)、中脑10例(66.7)、脑桥8例(53.3)、丘脑外侧核3例(20%);脑萎缩以尾状核(46.7%)、和脑桥(33.3%)。结论 基底节对称性异常信号伴有脑干病灶是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和学习脑胶质瘤病的MRI特征。方法:对临床确诊的4例脑胶质瘤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临床表现及MRI征象等内容。结果:4例患者病情均有进行性加重,表现为头痛、呕吐、智力与精神障碍、癫痫、偏瘫等症状。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对称性弥散性病灶,并脑白质均受累,占位效应不明显,没有显著强化。结论:脑胶质瘤病的临床表现与MRI征象结合,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早发冠心病患者结合珠蛋白(Hp)基因型的分布,探讨冠心病易感性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92例早发冠心病患者及74例健康对照者,采用Gensini冠状动脉评分系统(Gensini积分)对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分组:A组积分<50分,B组50分≤积分<90分,C组积分≥90分。应用PCR-SSP技术检测Hp基因。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的Hp2-2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3.48%、54.05%,差异不显著(P=0.376)。早发冠心病组A、B、C亚组的Hp2-2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8%、50%、77.78%,C组Hp2-2基因频率明显高于A组(P<0.001)。且早发冠心病组Hp1-1、Hp1-2、Hp2-2基因型Gensini积分分别为22.50±13.844、47.05±25.504、65.52±40.580,Hp2-2基因型积分显著高于Hp1-1基因型(P<0.001)。结论 Hp2-2基因型可能不是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可能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闲暇生活态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自编大学生闲暇生活态度问卷对某大学大一至大四的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同伴、家庭、社会、学校对大学生闲暇生活态度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同伴的影响是主要的,家庭的影响第二,学校的影响第三,社会的影响最弱;2兴趣对在校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态度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城市学生的影响比非城市学生要大。结论大学生闲暇生活态度受不同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