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防治高血压重要性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我国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重要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低血糖脑病的原因,提出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46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脑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患者出现低血压脑病的原因主要是由药源性低血糖,特发性低血糖,运动性低血糖等因素引起。护理对策包括在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认真做好血糖监测和糖尿病健康教育,告知降糖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定期监测血糖。结论针对社区老年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从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我们不应仅限于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应规范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才能降低发病率,减少或防止重要器官损害,减轻社会负担。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逐渐在完善过程中,我们有条件可以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对高血压患者做系统的、全面的规范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二、举办社区高血压患者学习班;三、随访;四、成立高血压剧乐部;五、心理调整。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是对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4.
四平市将高血压防治的考核指标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考核体系,定期对高血压防治情况进行督导,对社区医生进行培训与考核,使社区高血压的防治逐步趋于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具体内容包括(:1)开展健康教育活动(;2)开展全民健康体检活动,检出高血压患者;(3)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4)定期对高血压防治情况进行评估与考核。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近些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目前全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患者需要用药物来控制血压。高血压临床治疗药物不断更新以及高血压患者个体差异、临床表现不同使临床用药多样化、复杂化,不同患者用药相同或同一患者用药方法和种类不同,治疗效果都不尽相同。因此在高血压临床治疗用药上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为患者提供最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法,达到降压目的和降压效果。几年来在我们高血压门诊治疗的1500余例高血压患者,我们依据《中国高血压指南》,采取小剂量联合用药的方法,使高血压治疗的有效率达到95%以上,通过对不同用药方法进行疗效观察,我们认为遵循一定的原则指导高血压临床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应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从而达到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的发展,疾病流行模式的转变,曾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已基本得到了控制,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以下简称“慢病”或“四病”)的发病率却在逐年上升。我市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在1989年已跃居首位,且四病的发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已严重威胁着我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慢性四病的发病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如:吸烟、酗酒、摄入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不经常运动等,都是慢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了解掌握四平市慢病防治资源配置及防控能力现状以及制约因素和需求情况。方法对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能力调查四平市报表的相关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个市级疾控中心、4个县级疾控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个乡镇卫生院。四平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有慢病防治科,并为独立科室,工作人员共有14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占21.4%,学历以大、中专为主,占71.4%以上,职称以中、初级为主,占64.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无专人管理慢病工作,工作人员以中专学历、初级职称为主,占80%以上。慢病防治工作开展普遍较薄弱。  相似文献   
9.
2009年四平市死亡报告信息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玉芝  于涛  樊立坤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106-106,108
目的:了解影响我市死亡报告质量的因素,探讨提高报告质量的方法。方法:利用四平市2009年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死亡病例,分析死亡病例报告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9年四平市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率达100.00%,死亡卡信息准确率为89.31%,根本死因编码错误率为38.47%。结论:死因监测是2009年全市开展的一项全新工作,医疗机构报告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强对医疗单位的培训,强化医院的内部管理,疾控部门要加强对医疗单位的督导检查培训,特别是死因链和确定根本死因的培训,逐步提高基层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死亡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基层慢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和对策。在开展业务培训、现场技术指导和考核的基础上,对此项工作是否有促进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健康管理,是以全科医师为核心,包括社区护士、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营养师等,以社区居民为对象,对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测、评估和干预的管理过程。社区健康管理可为居民提供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跟踪个人健康状况,将疾病扼杀在萌芽之中。慢性病是指高血压、糖尿病;慢病健康管理主要包括5方面,一是完善的慢性病管理制度和合理的专业人员配置,二是对患者的早期发现、筛查并登记,是否建立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度和开展免费血糖检测项目,三是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四是对慢性病高危人群(肥胖、吸烟、饮酒、血压、血糖偏高、高血脂等)进行干预,五是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结果全市共有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5家卫生院共128家基层医疗机构,我们抽查考核25家,5方面全部做到位的几乎没有,50%(13/25)以上单位专业人员配置不合理,主要以护士为主,5家乡镇卫生院有村医参与,7家社区有全科医师参与,但只有1~2名;80%(20/25)的单位建立了建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度,只有1家乡镇卫生院开展了日常免费血糖检测项目,血压监测率均不能达到100%。基层医疗机构慢病健康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要在政策建议和实施模式两方面认真研究,并加强培训、技术指导和考核力度,提升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