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对局部病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加全身抗感染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48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全身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经支气管镜对局部病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SpO_2、PaCO_2、PaO_2)变化、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pO_2、PaCO_2、PaO_2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显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1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采取经支气管镜对局部病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加全身抗感染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又能缩短其住院时间,加速其病情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与头孢唑肟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80例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甲组(n=90)及乙组(n=90),甲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乙组采用头孢唑肟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和分析。结果:甲组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乙组的88.89%,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支气管肺炎治疗中,阿奇霉素与头孢唑肟均能实现不错的临床效果,但阿奇霉素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效果优于头孢唑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奇霉素对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治疗结果 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在其急性后期给予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6个月,对照组患者在其急性后期采取常规治疗,不给予阿奇霉素,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主要比较其6个月内的再次就诊次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和肺功能等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的再次就诊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hs-CRP、WBC及肺功能各项指标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可显著减少其急性发作次数,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CT评分(24.24±2.53)分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2.61±0.46)L、用力肺活量(3.57±0.71)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97±3.08)分、(1.80±0.51)L、(2.80±0.62)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1.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及呼吸情况,有效控制哮喘,且安全性较高,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肝气郁结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肝气郁结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的2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的2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逍遥散加减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种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FEV1%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肝气郁结证的临床治疗上,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且发作频率低,故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