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来曲唑改善绝经期乳腺癌术后生命质量的治疗效果。方法:49例绝经期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3例联合应用唑来膦酸和来曲唑,对照组26例单纯口服来曲唑。于术后6,12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MD)和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I型胶原c端肽(CTX),VAS评分镇痛效果,乳腺癌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B)生命质量评分等指标并作比较。结果:观察组骨密度和FACT—B生命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或0.01),观察组6,12个月时VAS评分、血清BALP水平、CTX含量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病变远处转移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能有效改善来曲唑引起骨量丢失等不良反应,调高镇痛效果减低骨折风险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个性化容积旋转调强准直器角度优化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例宫颈癌患者并分别设计VMATapt和VMAT20计划。其中,VMATapt计划全弧随机分成3个段弧,根据不同机架角度下靶区的投影形状,并基于最小面积法计算最优的分段方式和每段弧的最优准直器角度;VMAT20计划为常规设计,准直器角度为20°。比较两种计划的平均钨门面积,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机器总跳数(monitor units,MUs)以及靶区外2 cm (PTV+2 cm)的平均剂量。结果 VMATapt计划的平均坞门面积小于VMAT20计划[(18.5±0.7) cm2 vs (20.2±0.9) cm2,P<0.001]。VMATapt计划的靶区均匀性指数优于VMAT20计划[(0.05±0.02) vs (0.06±0.01),P=0.001],MUs和靶区外PTV+2 cm区域平均剂量低于VMAT20计划(P<0.05)。两种计划PTV参数、危及器官参数、适形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个性化容积旋转调强准直器角度优化方法设计VMATapt计划能满足宫颈癌患者处方剂量要求,且较VMAT20计划可提高靶区均匀性,降低机器总跳数和靶区外PTV+2 cm区域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距骨周围脱位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至2008年共收治距骨周围跗骨脱位病例9例随访总结,其中内侧脱位型7例,外侧脱位型2例。结果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36个月,9例均无距骨周围不稳和距骨缺血性坏死。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复位可有效地预防距骨周围不稳和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5.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行颈椎正侧位检查(X线),10例行CT检查,8例行MR I检查;行牵引等非手术治疗2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5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3例。结果无骨折脱位型颈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其先天性椎体椎管畸形、退变性颈椎病发生率显著高于有颈髓骨折脱位颈髓发生率。结论轻度外伤致颈椎无骨折脱位,颈髓前后对冲压迫引起急性中央管损伤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童肖广  明淑凤 《临床医学》2011,31(1):115-116
1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因左手萎缩、无力2年余于2009年4月入院。患者2007年3月开始发现左手拇指无力,用该手发短信、合使用打火机等动作不灵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后休克并发肝、肾功能障碍的治疗及机制。方法对4例严重创伤的休克患者同时并发肝、肾功能障碍的原因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抗休克及治疗原发疾病的前提下,4例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经治疗后期肝、肾功能均得到恢复。结论肾、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往往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而肝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不明显,待肝储备耗竭才表现出来。它们有共同的发病机制:肝肾细胞缺血缺氧;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引起肝肾损害;代谢产物、代谢障碍引起肝、肾功能障碍。治疗上依靠维持氧供、早期肠道营养、保肝利尿和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