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1985年首先报道了同种胎儿胰腺移植,但一个患者二次同种异体胎胰移植尚未见报道。我院胎胰移植小组在1986年8月至12月先后为同一位Ⅰ型糖尿病患者做二次胎儿胰腺移植的尝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低氧血症是肺癌手术的主要障碍,血液沾滞性增加促进肿瘤的转移。改善肺功能,扩大肺癌手术适应证及降低肺癌病人血液粘滞性是一重要课题,我们进行了高压氧肺癌病人血氯及血液粘滞性影响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高压症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门静脉高压症(PH)的术式选择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选择术式应以其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学变化为依据。节段性PH仅行脾切除术;肝外肝后型PH的手术方式最好能同时解除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高压,或以解除PH为主;肝内型PH的术式选择应考虑肝功能储备状态、自发门体分流状态以及液递物质对肝脏的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手术治疗布一加综合征446例。作者将其分为4型,其中Ⅰ型(隔膜型)262例,Ⅱ型(肝主静脉闭塞并IVC狭窄)108例,Ⅲa型39例,Ⅲa型35例,Ⅳ型2例。本组中采用隔膜切除术162例,脾肺固定154例,球囊导管或手指破膜术42例,腔房或腔一腔转流术26例,肠—房和脾一房转流术20例,肠一腔分流34例,腔一脾一房转流术2例,脾静脉一颈静脉转流术1例,其他手术5例。214例(47.98%)效果良好,170例症状改善(38.11%),有效率86.1%;13例死亡(2.93%)。本文对临床分型,术式选择,并发症的防治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制外固定器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局麻后 ,在健康肋骨上缘选 2点进针 ,以大号皮针 10号线沿肋骨表面穿过固定肋骨 ,在软化胸壁中间再以皮针固定软化肋骨 ,下方再依次固定健康肋骨 1~ 2根。穿出 10号线从自制外固定器孔内提起胸壁固定即可纠正软化之胸壁。结果 经上述方法固定胸壁后 ,软化胸壁的反常呼吸均得到到控制 ,术后 1h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 (PaO2 )明显提高 ,术前平均 5 .8kPa上升到 11.2kPa ,患者呼吸困难得到缓解。结论 自治外固定器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床旁局麻下即可施术 ,操作简便 ,一般骨科及外科医师即可施术 ,术后可随时变换体位 ,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后期胸廓畸形的发生率降低 ,外表美观。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6.
我院从1975年1月~1981年12月共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186例,10例发生了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4%.其中术后胃出血3例(1例死亡)、吻合口溃疡1例、胃空肠结肠瘘1例、胃回肠错吻合1例,吻合口排空障碍3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死亡)。本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1.1%.本文就上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处理等问题,加以讨论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术后胃出血胃大部切除后,若术后当日有大量新鲜血液从胃管内抽出,伴有血压下降,脉率增速,均为术后胃出血.出血的原因有:胃肠吻合时未做胃粘膜下血管结扎;胃粘膜滑脱收缩,以致粘膜下血管未缝扎住;十二指肠残端出血;溃疡旷置术后出血;应激性溃疡出血等.为了预防术后胃出血,在行胃肠吻合时应常规采用胃粘膜下血管结扎法,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7.
对盐水的认识近年来,对于创伤后补液,尤其是补盐(钠)提出了新的看法。损伤后体液转移,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减少的量与转移渗出量一致,转移的多少与创伤程度有密切关系.抗利尿激素的感受器  相似文献   
8.
惠者女,6岁,1980年5月20日入院。出生后即持续性漏尿,无正常排尿现象,会阴皮肤经常被尿浸蚀糜烂并出现湿疹。家族中未发现遗传病或先天性畸形。体检:发育正常,检查合作。会阴部可见大片皮肤潮红,有湿疹病变,可见尿道外口间断向外溢尿。余无异常。腰骶椎摄片:腰骶椎各椎体及附件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