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异丙酚预处理对Ca2+诱导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35只,体重220 g~235 g,雌雄各半,断头处死迅速取出心脏制备线粒体悬液后,随机均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组),CaCl2组加入CaCl2 100 nmol/(mg·prot),不同浓度异丙酚组(P25组、P50组、P100组)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异丙酚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5min后加入CaCl2100 nmol/(mg·prot).分光光度法测540 nm处吸光度的改变反映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MPT)的程度,以罗丹明123为荧光探针测定线粒体跨膜电位(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Ψm).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线粒体膜MPT程度升高(P<0.01),线粒体△Ψm下降(P<0.05或P<0.01).与CaCl2组比较,P25组、P50组和P100组线拉体膜MPT程度降低(P<0.01),线粒体△Ψm上升(P<0.05或P<0.01).与P25纽比较,P50纽和P100组线粒体膜MPT程度降低(P<0.01),线粒体△Ψm上升(P<0.05).与P50组比较,P100组线粒体膜MPT程度降低(P<0.01),而线粒体△Ψ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异丙酚预处理可减轻Ca2+造成的线粒体膜MPT和△Ψm的降低,对Ca2+诱导的大鼠心肌线拉体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用于全麻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150例,男63例,女87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丙泊酚组(P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组(S组),每组5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五个亚组,每个亚组10例。在麻醉诱导前,P1组、P2组、P3组、P4组和P5组分别予丙泊酚0.80、1.00、1.25、1.56和1.95 mg/kg, E1组、E2组、E3组、E4组和E5组分别予艾司氯胺酮0.11、0.18、0.30、0.50和0.84 mg/kg, S1组、S2组、S3组、S4组和S5组按照4∶1剂量比分别予丙泊酚/艾司氯胺酮0.38/0.10、0.48/0.12、0.60/0.15、0.75/0.19和0.94/0.24 mg/kg。记录给药5 min内呼吸抑制、高血压、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点斜法测定两药及复合用药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可信区间(CI),并用等辐射分析法分析两药复合使用时镇静效应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糖尿病(DM)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清洁雄性SD大鼠,体质量约20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5):假手术组(sham组)、DM假手术组(DM+sham组)、DM肾缺血再灌注组(DI/R组)、DM肾缺血再灌注+丙泊酚组(DI/R+P组).采用...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婴幼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病例,总结此类手术的麻醉经验。方法对我科2006-2008年间的46例唇腭裂整复术患儿的麻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麻醉药物不同分为:静吸复合组(n=23),以七氟烷体积浓度为4%-6%诱导,术中以体积浓度1.5%-2%维持;静脉复合组(n=23),肌注氯胺酮行基础麻醉,后给予静脉注射氯胺酮2-3mg/kg进行诱导,术中以氯胺酮0.5-1mg/kg维持。两组患儿均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阿曲库铵或维库溴铵诱导并维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时(T2)、手术开始(T3)、手术开始10min(T4)、30min(T5)、拔管时(T6)、拔管5min(T7)的血压(SBP、DB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在T1、T2、T3、T4、T5时点血压、心率较T0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静脉复合组较静吸复合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睡发生率静脉复合组高于静吸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屏气、喉及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结论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术中能够满足手术要求,苏醒效果好,适合于婴幼儿唇腭裂手术。  相似文献   
5.
躁动不安是ICU危重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人认为〉70%的危重患者在ICU存在着焦虑与激惹[1],此时患者心理及生理均处于应急状态,以往常采用捆绑、约束或给予安定、氟哌啶醇、冬眠合剂等镇静处理,但捆绑往往易引起患者挣扎,使躁动加重;上述药物又有心血管、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延迟清醒,影响病情观察。笔者对26例ICU危重患者应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咪达唑仑,取得满意的镇静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Bax、Bcl-2的表达情况的影响,探讨丙泊酚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低剂量实验组(LD组)、高剂量实验组(HD组)。每组又分为缺血30min(I30),再灌注30min(R30)、60min(R60)、120min(R120)、240min(R240)5个时点。实验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血流30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对心肌Caspae-3、Bax和Bcl-2进行定性、半定量检测。采用双因素析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IR组、LD组和HD组中,缺血30min心肌Caspase-3活性增高,再灌注后继续上升,再灌注60min达高峰,之后活性保持一个较高水平;Bcl-2/Bax的比例在心肌缺血30min增高,再灌注后继续上升,再灌注60min达高峰,之后仍保持较高水平;与Sham组比较,IR组、LD组和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泊酚抑制Caspase-3和Bax的活化,促进Bcl-2的表达,LD组和HD组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D组降低Caspase-3、Bax和增强Bcl-2的作用强于HD组,与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通过抑制Caspase-3和Bax活化,增强Bcl-2的表达而对缺血再灌注的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中低剂量丙泊酚对缺血再灌注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高剂量丙泊酚。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对过氧化氢所致的心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研究拟通过差速分级离心法分离线粒体,用H2O2模拟心肌线粒体的氧化应激,测定心肌线粒体膜渗透性转换(MPT)和线粒体跨膜电位(△ψm)对不同浓度异丙酚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配伍芬太尼对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镇静遗忘效果.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手术病人9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咪唑安定-芬太尼组)和Ⅱ组(杜氟合剂组).依据镇静观察评分法(OAA/S),记录两组病人在给药后10 min、20 min和30 min的镇静效果,观察记录牵拉内脏时患者的主观感受及反应,术后24 h调查遗忘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用药后10 min SpO2出现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镇静效果明显好于Ⅱ组,且Ⅰ组起效迅速;Ⅰ组病人对于内脏牵拉的反应程度明显优于Ⅱ组;Ⅰ组患者对于手术过程的回忆明显少于Ⅱ组.结论 咪唑安定伍用芬太尼,其镇静遗忘效果好,对紧张、焦虑、恐惧病人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低血压对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家兔海马CA1区Caspase-3、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合其行为学表现探讨低血压对其脑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雄性家兔24只,完全随机法分为6组,每组4只,除了K组(空白对照组)外,其余20只在成功建立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模型24h后,将其随机分为D组(单纯狭窄组)、X1组(硝酸甘油1组)、X2组(硝酸甘油2组)和B1组(丙泊酚1组)、B2组(丙泊酚2组),X1、X2组和B1、B2组通过硝酸甘油、丙泊酚分别降低基础血压的10%-15%和15%-20%,使血压波动于基础血压的85%-90%和80%-85%之间,维持30 min后补足容量恢复基础血压,继续喂养48 h。72 h将所有家兔断头取脑,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片,并利用IPP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其海马CA1区Caspase-3、Bcl-2、Bax的积分光密度值(IOD值)。各组家兔于T1(建立模型前,0h)、T2(建立模型后24 h开始降压前,24 h)及T3(恢复基础血压后48h开始断头前,72h),通过精神状态、反应程度、四肢肌力及饮水摄食情况等方面观察其行为学表现。结果通过IOD值测量可得:与K组相比,D、X1、B1、X2、B2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X1、B1、X2、B2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X1组相比,D1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B2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1组相比,X2、B2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X2组相比,B2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家兔在T1、T2行为学改变不明显;T3时,K组家兔行为学观察同T1时,D组家兔精神恢复正常,X1、B1组家兔则出现精神稍显萎靡、反应稍显迟钝、四肢肌力减退、活动减少、饮水、摄食活动下降,B2组家兔出现精神萎靡、饮水、摄食减少等表现,而X2组家兔甚至出现嗜睡、进食、饮水很少等表现。结论降低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家兔基础血压10%-20%导致Caspase-3、Bax阳性表达增高、Bcl-2阳性表达减少,结合其行为学表现说明其出现早期脑损伤。其中降低基础血压15%-20%两组中,丙泊酚对脑组织损伤较轻,可能与其脑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血浆靶控浓度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输注,不使用肌松药进行气管插管的条件及有效抑制呛咳反应的瑞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方法 81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血浆靶控输注5,10,15 ng/ml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瑞芬太尼5 min后开始靶控输注丙泊酚,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设定为3μg/ml,10 min后由同一麻醉医师置人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并评分,记录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及插管、套囊充气和气管内吸引是否引起呛咳反应.结果 三组病人插管条件良好的各占70%,89%和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5 ng/ml组套囊充气及气管内吸引更容易诱发呛咳反应.结论 在不使用肌松药的条件下,瑞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5 ng/ml复合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3μg/ml,可以基本满足插管条件.抑制呛咳反应的瑞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至少要10 n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