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层官兵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基层官兵1550人,运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军人职业压力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采集数据,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①职业压力总分与职业倦怠总分及成就感、躯体化、人际关系、消极怠工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454~0.522,P<0.01),与自我评价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14,P<0.01);社会支持总分与职业压力总分、职业倦怠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069~0.592,P<0.01);②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职业压力在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各因子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路径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有直接效应(路径系数为0.40,P=0.000),对职业压力也有直接效应(路径系数为0.60,P=0.000);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有直接效应(路径系数为0.37,P=0.000).结论 职业压力和社会支持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能够通过减少职业压力而降低职业倦怠水平,职业压力在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微创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出血量30-50ml的脑出血患者65例,随机分为手术组(34例)和保守治疗组(31例)。手术组行微创血肿引流术。在治疗后第21天时用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分(SSS)评定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在治疗后第21天及第90天时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和在第90天时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①治疗后第21天时.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S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根据MRS评分和BI评分手术组第90天时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有助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及其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左房粘液瘤虽属罕见疾病,但系脑梗塞的原因之一,现将我们发现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42岁,会计。因眩晕、复视3天入院。患者2年来每因体力劳动及体位改变出现心慌、气短、胸闷,逐渐加重。3天前夜间骑自行车时,突感旋转性头晕,伴恶心、呕吐及复视,无头痛及意识障碍。查体:T36.8℃,P80次/分,R19次/分,BP14/10kPa,口唇轻度紫绀,两肺呼吸音清。心尖搏动范围扩大,可触及舒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及去铁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水肿是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患者重要并发症,但目前对ICH后脑水肿的机制还不完全了解.探索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将有助于ICH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因此本文建立了兔双额叶ICH后脑水肿模型,对红细胞在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和铁络合剂对脑水肿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官兵职业倦怠和情境特质应对方式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减轻官兵职业倦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和军人情境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对南京军区某部508名陆军官兵进行调查,分别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处理.结果 (1)已婚官兵成就感显著低于未婚官兵,躯体化程度显著高于未婚官兵(P<0.05);(2)未婚官兵积极应对总分、个人发展积极应对、人际关系积极应对和健康及经济积极应对因子分显著高于已婚官兵(P<0.05);高中及以下官兵情感消极显著低于大专及以上官兵,个人发展积极显著高于大专及以上官兵(P<0.05);(3)职业倦怠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相关性(P<0.01);(4)对影响官兵职业倦怠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消极应对、个人发展积极应对、个人发展消极应对、情感消极应对、人际关系积极应对和健康及经济积极应对进入职业倦怠的回归方程(P<0.05或0.01).结论 官兵情境特质应对方式诸因子对职业倦怠具有明显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兔双侧大脑半球脑出血后脑水肿模型,探讨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2只,处死后取脑,假手术对照组4只,进行手术操作但不注血,实验组30只,在双侧大脑半球基底核前外侧区各注射0.3mL的新鲜未肝素化自体血,于注血后4,24,48,72和96h各处死6只。兔脑固定切片,观察血肿部位、形态,计算血肿体积,测定脑水含量。结果:血肿位于基底核前外侧区,体积和形态相对一致,成功率85%。全血注射后4h血肿周围脑组织开始出现水肿,脑组织含水量为(78.59±0.88)%,72h达高峰为(81.53±0.75)%,实验组同正常组、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96h脑水肿有下降的趋势,随着时间延长,血肿逐渐吸收缩小。结论:此模型易于操作,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并能节约50%的动物,减少误差,是一种理想的研究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葛海涛  刘德  徐长军 《山东医药》2010,50(34):86-87
目的观察超早期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分别于超早期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前及术后7 d采用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疗效。结果微创组基本治愈19例,明显好转18例,好转12例,无变化2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分别为5、8、12、11、11例及53.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微创组术后NIHSS显著降低(P〈0.05),BI显著升高(P〈0.05)。结论超早期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克苏地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克苏地区地处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面积13.25万km2,辖8县1市,是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人口 234万.为了解阿克苏地区公共卫生队伍现状及对目前防病形势的适应情况,探讨疾控体系人力资源配置、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原因及解决对策,2007年7月9~19日,我们对阿克苏地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出血量30~50ml的脑出血患者67例,分为手术组35例和保守组32例。用ELISA法动态测定血清中S-100蛋白的含量。结果1、保守组患者S-100蛋白浓度在发病21d内高于对照组(P<0.01)。2、手术组患者S-100蛋白浓度在发病7d内高于对照组(P<0.01),15d和21d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手术组患者S-100蛋白浓度在发病3d内与保守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下降较快,在7d时低于保守组,在15d和21d时明显低于保守组(P<0.001)。结论手术清除血肿可以减轻脑出血患者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军人心身健康状况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军人的心身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组进行军体操锻炼称心理干预,对照组未进行军体操锻炼。采用简易心身健康问卷对2300名军人进行心身健康水平的测评,用SPSS17.0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对照组心身健康各因子分及躯体症状总分(PS)、心理症状总分(MS)和心身健康总分(TS)高于研究组(P<0.01)。干部与战士心身健康总分无差异,城市籍军人心身健康总分高于乡村籍(t=2.937,P<0.05),独生子女心身健康总分高于非独生子女(t=2.046,P<0.05),受过高等教育的军人心身健康总分高于未受过高等教育者(t=-2.211,P<0.05)。相关分析表明,心理干预与躯体症状总分(PS)(r=-0.384,P<0.01)、心理症状总分(MS)(r=-0.380,P<0.01)和心身健康总分(TS)(r=-0.394,P<0.01)呈负相关。独生子女与心理症状总分(MS)(r=-0.050,P<0.05)和心身健康总分(TS)(r=-0.044,P<0.05)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遇事采取有效解决办法、心理干预、婚姻、城乡、遇事愿意寻求帮助、文化程度、职务进入心身健康总分(TS)回归方程(P<0.05)。结论军体操作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军人的心身压力,提高心身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