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血管疾病多见于老年患者,病情严重,病程较长,甚至伴有精神障碍,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笔者对我院66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明确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6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7例,女29例,  相似文献   
2.
昏迷作为临床急诊内科一种常见症状,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病史不全、发展迅速,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由于患者在入院时,不能及时提供相关的病因和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正确诊断和科学治疗昏迷患者就成为临床探讨的关键性问题,为此,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性偏侧头痛的诊断方式和治疗手段,以期为患者带去福音。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持续性偏侧头痛患者20例,采用国际头痛学会制定的国际头痛疾患分类诊断标准对这2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同时分析吲哚美辛、维拉帕米、托吡酯这3类药物在治疗持续性偏侧头痛方面的效果,以便我们选择出效果最为显著的治疗方案。结果:在头痛基础期疼痛程度评分是3.72±0.84分,疼痛加剧期是9.05±1.04分;20例患者在发病期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流泪、球结膜充血、流涕等;7例患者服用吲哚美辛痊愈或者有效;8例服用维拉帕米,痊愈3例,有效3例,无效2例;5侧服用托吡酯,4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采用吲哚美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减少发作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在治疗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999年10月~2004年10月份48例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另一组应用甲氰咪呱针治疗。结果生长抑素治疗组22例治愈,治愈率91.7%;对照组15例,治愈率62.5%,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长抑素在治疗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闭合性肝损伤大量肝血回输的可行性。方法:闭合性肝损伤患者用特制勺回收腹腔积血,排除空腔脏器及胰腺损伤后,即回输腹腔回收血液。结果:大量回输肝损伤回收血无不良反应。结论:大量肝血回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和治疗手段,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40例,根据疾病状况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检查和诊断基础上采用对症治疗,然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原因为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高血压疾病;40例患者中痊愈13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无效10例。结论:将意识障碍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可以帮助提高医师的诊断质量,通过个体化治疗的实施,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三腔二囊管联合药物治疗食管曲张静脉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致食管曲张静脉大出血的患者,立即给予置三腔二囊管局部压迫止血,同时联合药物治疗,促使破裂血管愈合。结果 24例患者中23例治愈。结论 三腔二囊管联合药物治疗食管曲张静脉大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8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7.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效果佳,且能控制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6-10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D组单纯采用丁苯酞进行治疗,D+Y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用药不良反应;给药前后患者NIHSS评分、改良BI指数、肢体功能FMA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的差异;给药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D+Y组治疗总有效率较D组更高(P0.05);2组用药不良反应均较轻微(P0.05);给药前2组NIHSS评分、改良BI指数、肢体功能FMA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相似(P0.05);给药后D+Y组相较于D组NIHSS评分、改良BI指数、肢体功能FMA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给药前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相似(P0.05);给药后D+Y组相较于D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提高其肢体活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行为,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采用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1-09-2016-09我院收治的8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与对照组(盐酸舍曲林)各40例。对比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HAMA评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组HAMA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2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8/40)、22.5%(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采用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的效果显著,其起效时间较盐酸舍曲林快,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