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芬太尼椎管内麻醉导致的椎体外系反应,并研究其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单用0.5%左旋布比卡因对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B组采用0.5%左旋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对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发生椎体外系反应的情况。结果 A组有1例并发症,表现为乏力、嗜睡;B组有3例发生锥体外系反应,表现为精神紧张,呼吸急促、肌肉震颤、肌张力增高等症状(P〈0.05)。结论术中及术后使用芬太尼进行镇痛时,可发生锥体外系反应,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机制可能是其与脊髓背角的阿片受体结合,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全麻后患者发生咽部不适及声音嘶哑的原因,从而减少或避免全麻后患者发生声音嘶哑、咽部不适等的发生。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哈密吐哈油田医院自1996年至今865例的非颈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发生咽部不适等的发生情况,特别是对比哈密吐哈油田医院在2000年采用高容量低压套囊气管导管前后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采用高容量低压气囊气管导管患者发生咽部不适及声音嘶哑的发生率为45%,而采用低容量高压气囊导管插管者发生率为75%,卡方检验,卡方值81.733,P<0.05,说明采用高容量低压气囊气管导管比采用低容量高压气囊导管可明显降低全麻后咽部不适、声音嘶哑的发生。结论全麻过程中气管导管套囊内压力及插管时间是导致患者术后咽部不适及声音嘶哑的可能之一;通过采用高容量低压套囊气管导管,控制气囊内压力、缩短留置气管导管时间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咽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小儿鼻咽部手术的麻醉诱导与苏醒的时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拟行小儿扁桃体摘除术36例和小儿扁桃体摘除、腺样体刮除术48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吸入麻醉组(七氟烷组)和普鲁泊福静脉麻醉组(普鲁泊福组),每组42例。监测并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以及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七氟烷组麻醉诱导时间长于普鲁泊福组[(305±36)s比( 175±42)s],苏醒时间短于普鲁泊福组[(146±86)s比(512±114) s](P< 0.05)。普鲁泊福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恢复至术前水平;七氟烷组术中、术后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七氟烷组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例数少于普鲁泊福组(P<0.01)。结论 七氟烷吸入和普鲁泊福静脉靶控输注在小儿鼻咽部手术麻醉诱导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从意识消失时间、抑制插管引起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诱导期呼吸抑制和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方面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更为理想。尤其对于困难插管患者的麻醉处理和对没有建立静脉通道患儿则更有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腰椎硬膜外腔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患侧卧位,相应部位行硬膜外穿刺,将硬膜外导管置入病变椎间盘对应的硬膜外腔后,在此腔内注射胶原酶1200^U(上海乔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胶原酶(Collagenase)1200^U/支),术后腹卧位休息3d,同时给予脱水、抗炎等治疗,减轻药物刺激引发的神经根水肿。3d后开始下床活动。结果 本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腰椎硬膜外腔胶原酶注射髓核溶解治疗后36例症状缓解或明显减轻,6例于术后症状体征有所减轻,3例无效。讨论 腰椎硬膜外腔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一非手术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只要适应证选择恰当常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在ERCP非气管插管局麻的作用研究。方法 600例ASAⅠ-Ⅳ级拟行ERCP术患者,其中感染性休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P)组、丙泊酚复合咪唑安定(M)组和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E)组,采用非气管插管咽喉局部麻醉。记录患者术中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及各临床指标。结果与P组相比,加入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BIS值为50时,M组及E组患者术中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较P组均明显降低(P0.05),MAP值明显减慢(P0.05),HP值减慢也明显改善(P0.01),且M组较E组各数据均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CI丙泊酚诱导时复合使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均可改善丙泊酚、咪唑安定及依托咪酯单独使用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各自用药量较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且两种药物复合使用丙泊酚麻醉效果、起效时间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骶管冲击治疗腰椎术后腰腿痛,具有易掌握、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等特点,同时采用较大剂量复合镇痛液的骶管阻滞,可分离神经根及硬膜腔周围的粘连,起着类似液体剥离的作用,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体征,获得满意的疗效。自2005年以来,我们采用骶管神经阻滞方法治疗腰椎术后腰腿痛3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全身麻醉下保持气道通畅,除采用气管内插管(TT)方式外,Brain发明的喉罩通气道(LMA)也甚为实用、有效。我院自去年以来,在全麻下采用喉罩通气道共计55例,特别适用于某些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例。LMA具有操作简单,对咽喉组织基无损伤,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等优点,临床效果尚称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