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脊柱损伤     
<正> 脊柱损伤占全身所有意外损伤总数的0.5~4%。从3757例运动损伤分析,8.4%病例发生在脊柱,其中肌肉或肌腱损伤为30.5%、扭伤为10.2%、脱位和骨折为6.3%、挫伤为6%。脊柱与脊髓关系密切,所有住院治疗的脊柱损伤中约8%有神经症状(从神经根受激至截瘫)。颈脊髓受伤大多发生在头朝下跳水或浅水跳入,脊柱的颈段过度伸展或过度屈曲,其所致截瘫预后不佳,死亡率为40~50%。是运动损伤发生死亡最多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股四头肌麻痹后,膝关节不能稳定,步态艰难,跛行明显,严重地影响患肢功能。仅在臀大肌和腓肠肌肌力良好时,尚能保持髋关节和膝关节相当稳定。如肌肉麻痹的范围广,则患肢功能丧失更严重。施行肌腱移位术代替麻痹的股四头肌,重新安排肌力分布,能稳定患肢,获得步行能力,改善步态。本组63例施行肌腱移位术,其中46例经1~10年(平均3.5年)随访,疗效尚称满意。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12年中,共治疗儿童热力损伤311例,其中57例在手部,其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向。最多见的原因是热水或热饮料烫伤,其次是接触烧红的炉子和电烧伤。79%病儿为1°和浅2°伤。从作者经治的病例得到的教训是:约54%病儿的急救处理不当,例如食油、鱼肝油软膏、烧伤敷料、土豆粉等局部应用,易致感染,并妨碍对损伤程度的判断和早期整形手术的施行。作者认为急救时,用无菌  相似文献   
4.
本组自1975年~1979年共对98例病儿施行骶棘肌移位术,其中59例(61肢体)得到随访,随访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4年10月,平均2年9月。本组59例中男31例,女28例;左侧26例,右侧31例,双侧2例。手术时年龄5~19岁。 手术均在疾病的后遗症期施行,其适应证是臀大肌或臀中肌或两肌完全麻痹。手术的先决条件是骶棘肌有力,患肢无静力性畸形,如有畴形,应先行矫正。手术方法:从患肢大腿外侧取一长条阔筋膜,切断其远  相似文献   
5.
6.
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较成人少见。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用抗风湿药物,并与理疗、体疗相配合。近年来,采用手术切除有病的滑膜,使关节及其周围的结构免受进一步的破坏,去除疼痛的原因,改善关节活动功能,使自身免疫过程中止。手术对早期慢性多发性关节炎的效果是良好的。对成年人施行滑膜切除术,已为许多临床医师所赞同;但对儿童是否也有指征,则有许多争论。主张在儿童作此手术的作  相似文献   
7.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常伴有严重移位与剧烈肿胀,整复与固定均较困难,尤以伸直型骨折为甚。在这种情况,手法整复后,若将肘部锐屈固定,骨折断段的位置较稳定,但肘窝血管易受压迫而影响伤肢远端血运。若肘部固定于直角位,血运较安全,但肿消后,断段易再移位。如用克氏钢针经皮肤插入已整复的断段,  相似文献   
8.
儿童脊柱损伤后发生神经并发症者较成人为少,而且不很严重,儿童脊髓损伤常用非手术疗法法疗,其再生能力也较成人高。在乳婴和幼儿常常仅有骨的损伤。作者从以下3方面进行随访:主观症状、客观体征和X线检  相似文献   
9.
骨骺损伤较常见于儿童,占同年令骨折和关节损伤的10%左右。其诊断、治疗、予后等与骨折不完全相同,它有时后遗关节畸形和生长障碍。我们两个医院在1958~1977年,根据不完全统计,共治疗儿童骨骺损伤240例。现分析小结于下。  相似文献   
10.
手术切断臀部的挛缩组织治疗臀肌挛缩症,效果良好。作者自1984~1987年,应用手术治疗12岁以下患儿300余例,本文报道了其经验教训和71例随诊结果。此症确诊后应及早手术,有利于两下肢恢复正常活动功能,避免长期挛缩对骨骼发育的影响。手术要求切断所有妨碍髋屈曲、内收和内旋的挛缩组织,松解彻底,注意避免损伤坐骨神经。术后两下肢靠拢,在两踝以上或两膝以上用布带松松固定,防止两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