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采用了口服中药汤剂、康复训练加针灸及耳穴贴压(简称综合康复治疗)疗法治疗13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而且近年来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病死率跃居首位。目前对急性脑卒中仍未有特效疗法,溶栓治疗又有一定的时间性,对于不适用于溶栓及手术治疗的患者只有在控制脑水肿,保护脑细胞等措施的基础上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口服中药、针灸及耳穴贴压等综合疗法,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我院于2000年2月~2002年12月开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探讨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治疗作用。②方法对5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治疗组)行降纤酶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凝血因子Ⅰ(Fg)、凝血因子Ⅱ时间(PT)、血液流变学及脑电地形图的变化,并与46例应用维脑路通和706代血浆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③结果降纤酶治疗后,Fg明显降低,PT明显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92~4.98,P<0.05,0.01)。治疗组全血黏度和脑电地形图各波段功率值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t=2.88~19.53,P<0.01)。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3.76~12.55,P<0.01)。④结论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宝玉  王政乾 《河北医药》2000,22(6):424-425
目的 提高脑卒中合并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HHNC)的治愈率。方法 每天胃管鼻饲大量白开水2000~6000ml,静脉输液量每天少1000ml。结果 治疗12例病人,治愈及好转8例占66.67%。结论 避免了大量静脉输低渗、等渗盐水引起溶血,加重脑水肿及心肾功能不全,既供给营养又开放了一个新的用药通道。  相似文献   
5.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不适于溶栓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在采取常规控制脑水肿、保护脑细胞等措施的基础上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口服中药、针灸及耳穴贴压等综合疗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我科于2001年2月~2003年12月对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并与未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闫喜莲  徐宝玉 《山东医药》2003,43(35):46-47
目前国内脑卒中康复治疗一般都在恢复期进行。为了观察基层医院早期康复治疗疗效,2000~2002年,我们采用了口服中药汤剂、康复训练加针灸及耳穴贴压(综合康复治疗)疗法治疗了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微创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对 5 8例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 (治疗组 )行微创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 ,分别于入院 2、4周时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并与 5 3例行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6 7.2 4 % ,病死率 18.87% ,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微创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 ,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已被广泛应用,其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认识.自2000年4月我们采用了此法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将尼莫通与降纤酶联合应用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46例,与两药单用比较,疗效更好。临床资料:脑血栓形成患者146例,均经颅脑CT检查确诊,并排除脑出血;年龄40~70岁,血压<24/14kPa。随机将146例分为3组:尼莫通组50例,男29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已被广泛应用,其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认识。自2000年4月我们采用了此法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