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炎症性肠病时常可伴发肝病,本文对10例炎症性肠病伴肝损害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发现其发生率为11.5%,较国外报道低,但高于国内以往的报道。常见的肝损害类型为脂肪肝、慢性肝炎。炎症性肠病伴肝病的发生率与肠道受累的范围有关,而与病程无关。本文还对炎症性肠病的一些免疫学指标进行了分析,认为体液免疫指标不能反映肠病时肝伴发病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食管反流病徐大毅山西医科大学附一院太原030013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分为两种:生理性反流:多发生于睡眠时,反流时间短,24小时反流少于50次,食管内PH小于4总时间少于1小时;病理性反流:24小时内反...  相似文献   
3.
麻仁滋脾丸对小鼠有一定通便作用,可增加鼠粪水分含量,并有一定促进大鼠大肠推进运动作用。济川煎化裁方益寿通则有强的通便效果,其通便机理可能与增加鼠粪水分含量,促进小肠和大肠推进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4.
<正> 慢性胃炎胃粘膜活检的组织化学研究,迄今尚不多见。本实验系采用酶的组织化学技术,对慢性胃炎胃粘膜活检的若干酶的活性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借以探索其病理形态  相似文献   
5.
<正> 1981年3月至1984年3月,我们应用 CF—LB3R 型纤维结肠镜检查492例,应用 CF—MB3R 型纤维结肠镜检查300例,共计792例,检出大肠癌78例(9.8%),其中病检及手术证实者58例,现分析如下。一般资料1、性别:男36例,女22例,男:女为1.6:1,其中结肠病变男:女为2.4:1,直肠病变男:女为1.07:1。2、年龄:年龄最小22岁,最大82岁。29岁以下10例(17.24%),30~39岁6例(10.34%),  相似文献   
6.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病的主要表现之一,目前,一般认为风湿病是一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链球菌及其代谢产物具有抗原性,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原和抗体能渗入结缔组织,当其累及某一关节时,使该关节的滑膜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炎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系常见恶性肿瘤,居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第四位。传统按解剖部位将大肠癌为三型,即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横结肠癌具有一定临床特征,似应单独分一临床类型。  相似文献   
8.
紫癜性肝病     
紫癜性肝病或肝紫癜病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特点是肝脏出现多发的充血小囊腔,但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本文综述紫癜性肝病的病因(包括有关疾病、药物)、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特点、实验室改变、诊断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胰腺炎 (AP)是一多病因引起胰腺自身消化的炎性疾病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约占 AP的2 0 % ,病情危重 ,易引发多脏器功能障碍 (MODS) ,死亡率高达 2 5 %~ 40 %。1 SAP病因70 %~ 80 %由胆道疾病、酗酒、暴饮暴食引起。据研究胆道内由胆红素颗粒构成 3 mm以下的微小结石 ,一旦进入胰管 ,可致胰管损伤造成炎症和感染 ,是引发 SAP重要病因之一 ,B超检查不易发现 ,需行逆行性胆胰管造影 (ERCP)或十二指肠引流 ,收集胆道内胆汁 ,行显微镜检始可发现。近年国内由酒精引起的 SAP亦渐增加 ,酒精不仅直接损伤胰腺 ,尚间接损害胰腺 ,…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公认的病毒性肝炎至少有五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70年代甲、乙型肝炎感染已有了特异的检测方法,但仍有一些肝炎患者,检测甲、乙型肝炎标志始终阴性,又能排除药物或其他病因所致的肝炎,而笼统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现知NANBH包括两型肝炎:一为经粪—口传染的戊型肝炎(HEV);一为经血、经胃肠外传染,1989年在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