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舒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效果,指导临床对麻醉剂量的合理控制。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住院部收治并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50例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年龄进行分组。各组患儿均以舒芬太尼作为麻醉用药。对各组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舒芬太尼总用药量以及单位时间总药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C组舒芬太尼总用药量为(2.31±0.89)μg/kg,单位时间总药量为(0.41±0.11)μg·kg-1·h-1,明显低于A组、B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麻醉过程中,舒芬太尼复合麻醉期间的单位时间总量建议控制在0.9~1.0μg·kg-1·h-1范围内,以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儿童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患儿3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将患儿分为AKI组(62例)和非AKI组(238例),收集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间临床指标的不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肺炎和(或)心力衰竭史、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是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可通过避免或降低筛选出的危险因素来降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