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一重与多重脑震荡(multiple cerebral concussion,MCC)大鼠的焦虑行为变化。  方法  成年SD大鼠50只,用单摆闭合性脑损伤打击装置复制大鼠一重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和多重脑震荡(multiple cerebral concussion,MCC)模型,另设一正常对照组(normal,N)每组12只大鼠。于损伤后第14天进行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high plus maze,HPM)检测,评估其焦虑行为变化。  结果  (1)在OFT实验中:① PCC组和3 MCC组在中央区行走格数为[9.500(6.50,16.75)]格、[5.00(3.50,9.00)]格,N组为[10.00(7.00,17.88)]格。损伤组在中央区行走的格数与停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3 MCC组与N组、P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24,P = 0.033)。② PCC组和3 MCC组在周边区行走格数为[54.50(26.88,62.25)]格、[65.00(28.50,81.00)]格,N组为[33.00(1.13,51.50)]格。损伤组在周边区(surround areas,SA)行走格数和时间均高于对照组,3 MCC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5)。③ PCC组和3 MCC组梳理毛发频次为(4.20±1.03)次、(2.44±0.73)次,N组为(5.20±1.62)次。损伤组梳理毛发次数均少于N组,且3 MCC组较N组与P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3,P = 0.019)。④各损伤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CA区行走格数、行走时间与理毛次数,均随着打击次数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此外,随着打击次数的增加,损伤大鼠在SA区行走格数与行走时间则呈上升趋势。(2)在HMP实验中:① PCC组和3 MCC组进入开臂次数为[1.00(0.00,1.00)]次、[0.50(0.00,1.00)]次,N组为[1.00(0.00,2.00)]次。各损伤组进入开臂(open arms,OA)次数和时间均少于正常组,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损伤组在OA中向台下探索次数均少于N组,其中3 M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32)。③ PCC组和3 MCC组进入闭臂次数为[1.00(1.00,1.00)]次、[0.00(0.00,1.00)]次,N组为[0.00(0.00,1.00)]次。损伤组进入闭臂(enclosed arms,EA)次数与时间均高于N组,进入EA次数,3 MCC组与PC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5);进入EA时间,3 MCC组与N组、P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42,P = 0.027)。④各损伤组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进入OA臂的次数、时间与向台下探望次数,均随着打击次数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此外,随着打击次数的增加,损伤大鼠在EA臂中的停留时间则呈上升趋势。  结论  一重和三重脑震荡大鼠损伤后14 d焦虑行为开始明显增加,且大鼠经历三次脑震荡后的焦虑行为重于一次性脑震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不同打击间隔的三重性脑震荡(multiple cerebral concussion,3MCC)大鼠模型,观察3MCC 24 h、48 h和72 h损伤大鼠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学习记忆行为变化,评估与比较其空间认知功能改变,为临床脑震荡(cerebral concussion,cc)患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实验分组:选取成年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260 ~ 280 g.造模后随机分为3MCC 24 h、3MCC 48 h和3MCC 72 h损伤组(每组10只),另设对照组(10只); (2)应用金属单摆闭合性脑损伤打击装置,分别以打击间隔为24h、48 h和72 h,连续打击3次,形成3MCC 24 h组、3MCC 48 h组和3MCC 72 h组损伤实验大鼠.(3)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实验组大鼠空间认知功能.结果 (1)在水下平台实验中,对照组大鼠表现为快速下降后趋于平稳;而各损伤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呈不同程度的徐缓下降,逐渐趋于平稳.与对照组比:3MCC 24 h、48 h和72 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的伤后恢复均明显延迟,3MCC 24 h组和48 h组在伤后第1~14天、3MCC 72 h组除第7天、第10天外的其余12d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MCC 24 h组相比:24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其它2个3MCC组明显延迟,3MCC 48 h组和3MCC 72 h组在伤后第1~11天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水上平台实验中,与对照组比,3个3MCC组大鼠找到水上平台的时间均明显延长,具有统计学差异(P<o.05).(3)在无平台实验中,各损伤组大鼠在第Ⅰ象限(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的时间减少,且由轻到重依次为72 h组、48 h组、24 h组;与正常组相比,各损伤组在第Ⅰ象限(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减少,其中3MCC 24 h组、48 h组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不同打击间隔的多重性脑震荡大鼠的空间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至伤后第14天仍未恢复正常; (2)在三重性脑震荡中,打击间隔越长,其空间认知功能的损害就越轻.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51例临床分析张桓,朱建玲,张灵武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浸润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一种妇科常见病。现将我院住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5l 例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探讨其发病与以往手术史、生育史的关系及如何提...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惊跳反射弱刺激抑制(PPI)实验方法对一次单纯性脑震荡(PCC)与多重性脑震荡(MCC)大鼠的感觉门控变化进行研究,以探讨认知损伤的积累效应.方法 用金属单摆闭合性脑损伤打击装置复制PCC和MCC大鼠,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动物10只.自损伤前3d至伤后28d,检测大鼠在惊刺激诱发下的惊吓反射波幅P值、三种不同前置弱刺激惊吓反射波幅值PP67,PP69和PP73值及惊跳反射弱刺激抑制值PPI67,PPI69和PP173的变化情况.结果 PCC后24h内P值及上述3个PP值开始降低(P<0.05),至损伤16d后接近或恢复正常;MCC后24h内P值及上述3个PP值开始显著降低(P<0.05)、且比PCC组更加明显,至伤后28d仍未恢复;PCC和MCC组的PPI67,PPI69和PPI73值在部分实验测试点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脑震荡次数越多,惊吓刺激反射P值和PP值损害性减弱越明显,而惊跳反射弱刺激抑制强度PPI值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加强.结论 大鼠脑震荡后,不论PCC还是MCC,其感觉门控作用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强,惊吓刺激反射和前置弱刺激惊吓反射的减弱变化则表现出明显的损伤性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6.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非侵入性、无痛性神经系统检测和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近年来,经颅磁刺激在脑梗死、癫痫、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就经颅磁刺激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使用肉毒杆菌毒素A型(BoNTA)治疗慢性偏头痛(CM)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7例CM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BoNTA治疗,采用术前和术后问卷调查比较疼痛的严重程度和每月疼痛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前患者报告的平均疼痛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妇科手术后感染的分类、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1991-1998年间3059例妇科手术后的感染分类、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术后感染159例,感染率为5.20%,其中以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和切口感染居多,感染率分别为2.42%、0.98%、0.88%、0.39%;病原菌以大肠杆菌、肺炎球菌为主;感染者多为老年体弱,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手术时间较长者。结论: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缩短手术时间,治疗各种并发症是预防术后感染的必要措施,妇科手术后感染的治疗要针对病原菌,以抗炎为主,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免疫力为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河北邯郸市在校大学生恒牙先天性缺失的临床特征。方法随机对邯郸1895名大学生进行恒牙先天缺失临床特征的调查,并对先天缺牙患病率、数目及好发牙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恒牙先天缺失的总患病率为6.96%,男55例,女76例,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先天缺牙多于上颌(P<0.05);好发牙位为下颌中切牙;以缺1颗牙者最多见,占总人数的62.12%。患者缺牙伴有食物嵌塞者67.42%、邻面龋及继发病变者53.79%、牙合创伤者49.24%、牙周病者31.82%、咬合异常者61.36%。结论邯郸市在校大学生恒牙先天缺失多为少数缺牙,且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下颌缺失牙数多于上颌,先天缺牙影响口腔健康及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由于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普遍认识到肿瘤的发生与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失调有关 ,同时也认识到细胞增殖周期的失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肿瘤分子生物学家认为 ,某些细胞周期调控因子本身可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 ,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细胞增殖周期G1期调控因子cyclinD1、p16及其相互作用与妇科肿瘤作一综述。1 细胞增殖周期调控因子及其相互作用细胞周期的研究进展揭示了细胞周期素 (cyclins)、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 (cdks)、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dkIs)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细胞增殖周期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