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钛板(或钛网)作为颅骨成形的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它有强度高,组织相容性好,不老化等特点,而且手术操作简便,但存在术中塑形困难、费时、易刺破头皮等缺点。我科2000-12-2002—12采用术前钛板塑形治疗单侧颅骨缺损85例。  相似文献   
2.
硬膜边缘脑血管保护在23例开颅减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 2 0 0 0年 12月至 2 0 0 2年 12月 ,在 2 3例开颅减压术中采取血管保护技术 ,对于减轻继发血管损伤 ,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1 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 8~ 6 5岁 ,平均年龄4 1 6岁 ;伤后距手术时间平均 4 5h。入院时GCS评分 3~ 5分 ,单纯额颞顶部巨大硬膜外血肿 3例 ,额颞部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 12例 ,合并急性硬膜下血肿 7例 ,单纯颈动脉损伤半球缺血 1例。术前 6例双瞳孔散大 ,5例一侧瞳孔散大但CT显示瞳孔散大侧有越来严重的半球脑水肿。 8例应用脑室导管行颅内压监测。手术指征 :①GCS <6分 ;②C…  相似文献   
3.
<正>自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开展以来,颈椎病的外科治疗有了迅速发展。传统的颈椎病前路减压手术处理椎体后缘骨赘和/或钙化的后纵韧带常常十分困难,往往导致减压不够充分,强行刮除骨赘容易造成脊髓和神经损伤。为提高颈椎病手术疗效,2001-01~2004-06我们用颈前路磨钻法显微减压手术治疗颈椎病56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 36~75 岁。病程最短6d,最长15年。临床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或意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植骨带锁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损伤的疗效。方法2001-01~2005-04对6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14例,C级33例,D级10例,所有患者均有椎管侵占现象。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5个月。59例植骨块于3个月内全部骨性融合,病死3例。生存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15级。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MRI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正常小型猪大脑的急慢性损伤。方法在MRI引导下应用氩氦刀冷冻治疗系统对小型猪左侧顶部大脑进行冷冻消融,饲养3周后同法冷冻右侧顶部脑组织,随即处死动物并取出大脑,10%甲醛溶液固定,将猪大脑整体经顶冠状切片病检。结果第一次冷冻后急性期(1周)饲养观察动物无呕吐。大体标本于陈旧灶局部可见脑萎缩表现,新鲜冷冻灶皮层可见淤血并局部肿胀,边界清楚;镜下观察见陈旧灶大片坏死,其周围环绕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带;新鲜冷冻灶灰质内有多量破碎的红细胞并淤血;陈旧灶和新鲜灶白质内髓鞘结构均消失。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可完全破坏正常脑组织,急性期可致晒肿胀,慢性期可引起周围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动脉搭桥术治疗外伤性脑梗塞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塞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外伤性脑梗塞锁骨下动脉-静脉-颈内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脑梗塞手术治疗的时机、方式、适应证。结果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肢体肌力由术前的0~1级逐渐恢复至3~4级。彩超复查示移植血管通畅良好。结论动脉搭桥术是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方法,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25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难度大、危险性高.1998年至2002年我们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25例,现就治疗效果、手术技巧及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等方面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25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显微手术技巧及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及控制性低血压下,依据动脉瘤的部位选择手术入路,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解剖动脉瘤颈,稳妥夹闭瘤蒂,结果:本组25例中术后恢复工作19例(76%),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1例,并发脑积水2例,水灶性脑梗塞2例。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使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和暂时阻断载瘤动脉是降低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和术后病人致残及死亡的重要措施。脑积水是最常见并发症,需行V-P分流。  相似文献   
9.
垂体脓肿(pituitary abscess,PA)临床少见.至今国内文献报道仅120余例.本院收治1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29例,持续植物生存状态1例,血肿复发9例,继发性颅内血肿6例,硬膜下积液3例,脑挫裂伤1例,张力性气颅1例。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必须遵从适当选择钻孔部位、扩大颅骨钻孔和硬脑膜切口、止血彻底、置管操作轻柔部位准确、彻底冲洗血肿腔、减压要缓慢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