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9年中国睡眠科技白皮书》指出: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调查显示,全球有27%的人有睡眠障碍,其中日本为20%,法国为30%,而中国为38.2%。除饮食和锻炼外,睡眠被认为是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支柱,睡眠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研究指出睡眠不足、睡眠中断和失眠障碍影响人类健康的各个方面,包括性功能[1]。早前Brissette等[2]及Seehuus等[3]经过睡眠监测和调查认为睡眠与性功能有关联性,然而国内睡眠医学和性医学临床实践中鲜有人关注到两者之间的潜在联系。失眠严重指数问卷(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自推广以来,经多国证实有效,已被广泛应用于睡眠障碍的评估和测量[4]。亚利桑那性体验量表(Arizona sexual experience scale,ASEX)是一种可靠的评估工具,可在不同的临床环境中识别和量化不同人群的性功能障碍[5]。ASEX五项的自我评估测试性功能已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各类人群,如肥胖和中国结直肠癌造口术患者[6,7]等等。由此,本文以慢性失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失眠程度与性功能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变化特点及其应用.方法使用意大利Galileo Sirius数字化32导脑诱发电位仪对32例海洛因依赖者BAEP和P300检查,并与3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1)海洛因依赖者BAEP的波Ⅱ-波Ⅶ绝对潜伏期[依次为(2.67±0.12)μV,(3.82±0.16)μV,(4.95±0.17)μV,(5.11±0.12)μV,(6.61±0.17)μV,(7.52±0.14)μV]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5),绝对波幅[依次为(0.16±0.10)μV,(0.29±0.09)μV,(0.36±0.12)μV,(0.41±0.11)μV,(0.26±0.11)μV,(0.27±0.10)μV]降低(P<0.05),而波I差异无显著性(P>0.05).(2)海洛因依赖者P300的潜伏期M[(89.47±15.02)ms]较正常人缩短(P<0.05),潜伏期P3[(320.23±19.01)ms]较正常人延长(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脑功能损害,其BAEP和P300变化特点既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又可为海洛因的戒断分析时提供神经电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氮平诱发白细胞减少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监测采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全血细胞计数,选取服药后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时以及恢复正常后分别采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次的血浆IL-2、IL-6的水平,并以3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1.发生白细胞减少时研究组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较白细胞减少时有显著性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的IL-2、IL-6水平与白细胞减少时比较均有显著性升高(P均(0.05)。3.白细胞计数与IL-2水平呈正相关(P(0.05),白细胞计数与IL-6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提示氯氮平诱发白细胞减少,可能是氯氮平在治疗精神病的过程中,引起IL-2、IL-6水平的降低,导致造血系统调节功能的紊乱,从而引起白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4.
海洛因依赖者脑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听觉诱发电位和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特点及其应用。方法使用意大利百胜有限公司Galileo Sirius全数字化32导脑诱发电位仪对32例海洛因依赖者和30例正常人听觉诱发电位和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具有以下特点(1)与正常人比较,海洛因依赖者AEP,VEP波形稳定性差、清晰度降低、粗糙,偶有切迹或双峰波,尤以主波群(N1-P2-N2)最明显;(2)与正常人比较,海洛因依赖者AEP,VEP中波N1,P3潜伏期延长(P<0.05),波P2,N2潜伏期缩短(P<0.05),同时N1-P2,P2-N2、P2波幅降低(P<0.05或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的AEP,VEP有一定特点,结合吸毒史、戒断症状和尿检吗啡阳性等指标对其诊断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心理状况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35例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进行测试.结果:(1)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躯体化、焦虑、敌对、偏执等4个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均分,除偏执因子分有高度显著性差异(t=2.487,P=0.018)外,其余因子...  相似文献   
6.
海洛因依赖者认知电位P300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者认知电位P300的变化特点及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意大利百胜有限公司Galileo Sirius全数字化32导脑电图诊断仪对37例海洛因依赖者和35例正常人认知电位P300的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海洛因依赖者较正常人波形不稳、较粗糙,曲线较平坦,变异性大,P3波增宽,偶有切迹或双峰,认知电位P300靶刺激中潜伏期N1缩短(t检验,P〈0.05),潜伏期P3延长(t检验,P〈0.05)。结论:认知电位P300检测出海洛因依赖者的电生理变化特点显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戒断治疗选择药物时注意避免用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同时可将此变化作为海洛因依赖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心理状况及其相关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对29例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和29例正常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防御方式问卷(DSQ-88)的测试并作对照分析,同时将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两量表作相关分析。结果:(1)SCL-90结果为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t值分别为-2.315、-3.037、-2.918、-2.847、-2.433、-2.167,P值分别为0.024、0.003、0.005、0.006、0.018、0.035)。(2)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分值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2.608、-2.202,P值分别为0.011、0.032)。(3)经相关分析发现: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症状分别与投射、伴无能呈负相关(r=-0.450,P=0.014;r=-0.368,P=0.049),抑郁症状与压抑、反向形成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r=-0.518,P=0.004;r=0.450,P=0.014),焦虑症状与幻想、退缩均呈正相关(r=0.377,P=0.044;r=0.490,P=0.007),而精神病性症状较复杂,与抱怨、反向形成、假性利他均呈负相关(r=-0.417,P=0.024;r=-0.381,P=0.041;r=-0.432,P=0.019),与回避、隔离、交往倾向、期望均呈正相关(r=0.419,P=0.024;r=0.553,P=0.002;r=0.544,P=0.002;r=0.433,P=0.019)。结论: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精神症状以情感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为主,多运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针对病人的特定防御机制采用动力心理学治疗方法,可使病人更好地康复,尽快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特点及其应用。方法:使用意大利百胜有限公司GalileoSirius全数字化32导脑诱发电位仪对32例海洛因依赖者和30例正常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海洛因依赖者波形稳定性较差,波Ⅰ、Ⅲ、Ⅴ出现率100%,以后依次为波Ⅳ、波Ⅱ、波Ⅵ、波Ⅶ,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波Ⅱ-波Ⅶ绝对潜伏期较正常人延长,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波Ⅱ-波Ⅶ绝对波幅较正常人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具有波Ⅱ-波Ⅶ绝对潜伏期延长、绝对波幅降低的特点,这些特点除可作辅助诊断外,还能对早期预防依赖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提供依据,同时建议对依赖者进行神经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9.
氯氮平诱发白细胞减少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减少是氯氮平治疗过程中的严重副反应,其发生机理目前还不清楚。本文综合国内外的有关研究,介绍氯氮平诱发的白细胞减少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氮平诱发白细胞减少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监测采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全血细胞计数,选取服药后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时以及恢复正常后分别采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次的血浆IL-2、IL-6的水平,并以3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1.发生白细胞减少时研究组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较白细胞减少时有显著性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的IL-2、IL-6水平与白细胞减少时比较均有显著性升高(P均《0.05).3.白细胞计数与IL-2水平呈正相关 (P《0.05),白细胞计数与IL-6水平呈正相关 (P《0.05).结论提示氯氮平诱发白细胞减少,可能是氯氮平在治疗精神病的过程中,引起IL-2、IL-6水平的降低,导致造血系统调节功能的紊乱,从而引起白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