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尿毒症血透患者继发深部霉菌感染后的治疗较困难,特别太腹膜透析并发真菌性腹膜炎治疗更困难,我院采用国产氟康唑注射液治疗21例患者.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包醛氧淀粉与保肾康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儒  陈乙川 《重庆医学》1994,23(6):368-368
自1988年6月至1993年6月。我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49.5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56例、高血压肾病25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囊性肾病4例、系统性红班狼疮肾病4例、痛风性肾病3例、糖尿病肾病3例。采用天津大学制药厂生产包醛氧淀粉、服用方法5~10g每日三~四次,同服用由四川济性制药厂生产的保肾康。服用方法为200mg每日3次。疗程为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3.
建立前臂动静脉内瘘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输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静脉内瘘(AVF)是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治疗不可缺少的血管通路。而建立动静脉内瘘后患者心输出量的增加又是诱发其心力衰竭发生的中心环节,常常因为结扎了动静脉内瘘而使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本文拟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血透患者上臂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及建立动静脉内瘘前后心输出量的变化,来了解上臂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输出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将乙肝病毒(HBV)ayw株完整的X基因正向重组到原核表达质料pBV-221的PL的启动子下游,得到能表达X蛋白的重组质粒pBV-HBV(+);同时将X其因反向重组到原核表达质粒pBV-220的PL启动子下游,得到能转录X基因反义RNA的重组质粒pBV-HBX(-),利用这两个质粒,构建出能同时转录X基因mRNA5反义RNA的重组质粒pEX.AN-HBX,并在原核水平上,证实了反义RNA对X基因的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钛轮钉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行血透的探讨张建儒,彭献代,陈乙川,刘春,刘宏伟,刘力自1986年以来、为12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用钛轮钉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162次,行血透治疗5002次,和对照组相比,疗效满意。临床资料共3l5例尿毒症患者,按年龄随机...  相似文献   
6.
动静脉内瘘(AVF)如血流量过大会诱导血液透析(HD)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如血流量不足就不能满足HD需要.我们在AVF手术缝合时采取加或不加钛环方式,对比二者血流量的差异,探讨更理想的AVF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比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分别应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和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依照乱数表法随机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67例进行对比实验,予以34例实验组患者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予以33例对照组患者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比二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4例实验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5.3%,对照组则为78.8%(P0.05);前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7%,后者为33.3%(P0.05)。结论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和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临床疗效相比无显著差别,但前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相对更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