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含钾通道四聚化结构域15(KCTD1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1084753与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确诊的冠心病患者426例(男216例,女210例)为病例组,非冠心病患者及正常体检者436例(男224例,女212例)作为对照组,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分析技术及DNA直接测序技术,对2组EDTA抗凝血KCTD15基因rs11084753(A/G)多态位点进行分型,按该位点等位基因A和G的出现情况将基因型分为AA、AG、 GG三种类型。采用因素回归分析统计该多态位点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结果病例组血脂指标中TC、TG、LDL-C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而HDL-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例组患者吸烟、饮酒及阳性家族史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P 均<0.05)。 AA、AG、GG 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2.4%、32.6%和15.0%,在对照组中分别是76.1%、18.4%和5.5%,2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4, P =0.0098)。多因素分析显示,携带rs11084753(A/G)多态位点G变异等位基因与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有明显相关关系(OR=5.94,95%CI=3.02~22.31, P <0.01)。结论KCTD15基因rs11084753(A/G)多态位点与河北地区汉族人冠心病遗传易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rs17782313位点与河北汉族冠心病患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85例为冠心病组,同期正常体检的非冠心病患者36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技术及DNA直接测序技术,对2组研究对象的MC4R基因rs17782313(T/C)多态位点进行分型,按等位基因T和C的出现情况分为TT、CT、CC 3种基因型。采用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统计MC4R基因多态位点与冠心病易感的相关性。同时检测2组血脂水平、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结果冠心病组血脂指标中TC、TG、LDL-C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而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组吸烟、饮酒及阳性家族史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TT、CT、CC基因型在冠心病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2.5%,33.5%和14.0%,在对照组中分别为65.9%,28.8%和5.0%,2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7.554,P=0.009)。多因素研究发现,rs17782313(T/C)多态位点C变异等位基因与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有显著的相关性(OR=5.37,95%CI(2.68,20.67),P<0.01)。结论 MC4R基因rs17782313(T/C)位点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河北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4.
蔡连锁  刘长江  张岳雯  宁佳 《河北医药》2016,(19):2967-2969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白介素-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2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42例;同时取无血管病变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血清CypA、IL-6、MMP-9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ypA含量为(8.68±3.29)ng/ml、IL-6为(17.35±3.57)ng/L、MMP-9为(44.96±11.25)ng/ml;对照组3个指标的含量依次为(3.51±0.57)ng/ml、(6.16±1.87)ng/L、(26.87±5.21)ng/ml。冠心病组患者血清CypA、IL-6、MMP-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 UAP组血清CypA、IL-6、MMP-9水平分别为(13.45±4.51)ng/ml、(21.37±5.86)ng/L、(63.22±10.31)ng/ml;SAP组3个指标的含量分别为(5.62±1.09)ng/ml、(12.12±2.14)ng/L、(30.43±7.24)ng/ml。 UAP组血清CypA、IL-6、MMP-9水平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SAP组血清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UAP患者血清CypA水平与IL-6、MMP-9水平均呈正相关性( r=0.361、0.428,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ypA升高,其可能参与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且冠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可能是CypA与IL-6、MMP-9协同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黄芪总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总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疗程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素B2水平(TXB2)、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颈总动脉厚度(CIMT)、斑块积分、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00%、92.50%,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TC、TG、LDL-C、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TXB2、PAGM、LVEDD、LVPWd、CIMT、斑块积分、hs-CRP、IL-6、TNF-α均明显降低,HDL-C、LVEF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黄芪总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血脂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液高黏状态和心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西药治疗)及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心绞痛临床改善情况、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及血脂、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心电图均改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IL-6、TNF-α、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后H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LDL-C、IL-6、TNF-α、hs-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且有降脂、抑制炎症因子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