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151例乌头碱中毒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临床观察。结果:认为乌头碱中毒出现心律失常是因为乌头碱强烈兴奋迷走神经及对心肌的直接毒性作用所致,因而引起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以发生室性心动过速乃至室外颤最为危险。结论:治疗除用阿托品对抗迷走神经的兴奋外,对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及时使用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短期内有效控制频发室性早搏,避免发展为室速、室颤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李××,男性,29岁,医生。1981年9月24日受凉后感发热、头痛、鼻阻、流涕、稍咳、痰少黄、全身酸困。既往无任何过敏史。体检:体温正常,咽部稍充血,心肺无异常。诊断为上感。予克感敏一片,3次/日,淑芬氏合剂10毫升,3次/日,并肌注大黄藤素2支(40毫克),注后2分钟,患者即感注射部位奇痒,继而波及全身,同时荨麻疹迅起,伴心悸、恶心、胸闷、呼吸不畅。血压90/70(平时120/70),心率120次/分,律齐,双肺间及散在哮呜,呼吸26次/分。立即肌注盐酸肾上腺素1/3支,非那根  相似文献   
4.
1965年5月~1984年4月,我们收治60岁以上(老年组)乌头碱类药物中毒患者116例,现对记录较完整的80例作一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的45岁以下(中青年组)发病情况基本相同的80例患者作对照,藉以探讨老年患者在临床表现及治疗上有何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老年组80例中,男60例,女20例,年龄60~81岁,平均67岁,有冠心病史者32例(40%);中青年组80例中,男64例,女6例,年龄16~45岁,平均36岁,既往均无特殊病史。服药种类与方法:两组中,单用雪上一枝蒿、附片和草乌者较多,老年组分别为32例、21例和9例;中青年组分别为36例、19例和10例;两种或三种合…  相似文献   
5.
目前芬太尼因其镇痛效力强、副作用少、无蓄积而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我院近来应用芬太尼术后镇痛380例,发生痉挛性抽搐两例,报道如下:   例1:患者,男,16岁,体重55kg,因左胫骨骨折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胫骨骨折钢板固定术,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及癫痫病史.麻醉及手术顺利,术后安置镇痛泵回病房.镇痛泵配方:芬太尼1.0mg、氟哌啶1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以每小时2ml持续静脉输注,未启动PCA,镇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后患者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在手术后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试验组30例在手术后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结果两组患者在VAS评分、镇静评分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术中输注国产琥珀酰明胶有无不良反应.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1月,中输注国产琥珀酰明胶(长源雪安,林长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号2007082421),在椎管内麻醉下行手术.结果:有8例患者在输注琥珀酰明胶5 min左右时均出现轻咳伴轻度呼吸困难,咳后血压下降,率增快,压下降至原血压的75%左右.10 min左右时SpO2下降,5 min后患者皮肤出现荨麻疹并伴有瘙痒.有2例患者出现眼睑水肿.结论:该8例患者输注国产琥珀酰明胶后致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8.
人体旋毛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欧美各国尤多,既往国内仅见于西藏和云南,最近东北地区有因吃“涮羊肉”引起人群感染本病的报告,与我省吃“过桥米线”而得病者有类似的感染方式。我省自1965年首次报告以来,已有多次报导,可见本病在我省并非罕见之人体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9.
在血吸虫病的治疗中,酒石酸锑钾所致之严重心律紊乱,目前仍为严重问题,因锑剂治疗而死亡的75%—97%均由于此。解放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做过不少临床分析与动物实验研究,特别是阿託品做为主要急救药物使用后,严重心律紊乱的死亡率已由以往的80%显著下降。但问题并未完全彻底解决,仍有继续深入探讨的必要。现将1958年4月至8月,在云南凤仪大规模治疗血吸虫病患者时,所见的严重心律紊乱八例做一  相似文献   
10.
乌头类药物中毒,在我省屡见不鲜,但做为文献报告则颇少见,近数年来据作者所能查及者仅陈氏一篇。为促进本病各方面的进一步认识,兹将所见病情最为危重的一例提出报告,主要介绍以往文献未见报导的大剂量阿托品静注治疗的经验以及表现的一些特点,以供参改。病例报告陶××,女性,28岁,住院号10597。因昏迷二小时于1962年7月21日下午8时30分急诊入院。患者于当日下午2时许,因寻短见在山上自掘草乌五块(共合六钱余)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