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探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胸腰椎体爆裂骨折的病例采用后路AF系统内固定,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治疗。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影像学及Frankel评分法评价,疗效满意。结论后路AF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体爆裂骨折简易、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设计一种治疗骨折感染性不愈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新术式。方法对30例感染性骨不愈合、或并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患者,采用清创后一期开放式植骨外固定架固定术式,术后足量、足程应用敏感抗生素,严格无菌换药。结果平均随访1.5年,28例骨不连平均6个月内愈合;27例软组织缺损患者开放植骨创面于术后4~8周愈合,无感染复发。2例骨愈合不良,经再次植骨后愈合。3例创面愈合不良,经游离植皮后痊愈。结论该术式具有明显缩短病程,简化治疗程序,减少医疗开支,对邻近关节功能影响小,不需植皮或行皮瓣修复手术,等显著优点。且不需要特殊医疗器械,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特点。方法:对26例髋臼骨折进行伤因、分类、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比术后X光片及CT,获得解剖复位的14例,满意的9例,不满意的3例。髋关节功能14例优,6例良,3例可,3例差。结论:应准确分类髋臼骨折,在此基础上选择手术方式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正> 血管瘤、淋巴管瘤为先天性良性肿瘤,发生于颌骨少见。本院曾收治1例舌、颌下及颏部多发性淋巴血管瘤伴下颌骨中枢性血管瘤病例,报道如下: 患者黄××,男,12岁,住院号342。主诉舌及右面颊部无痛性肿物10余年。现病史:患者于1岁时发现面部两侧不对称,右颏部较左侧隆起,表面皮肤呈青紫色。2~3岁时发现舌背部有数个大小不等之突起物,呈紫红色,并随年龄增长而长大,舌体变厚;1年前发现右颌下长一鸽蛋大小柔软肿物,触不痛,逐渐长大,因影响发音及美观来我院要求手术治疗。于1986年7月17日以舌、颌下及颏部血管瘤收住院。  相似文献   
5.
1998年3月-2009年3月,我院应用自体腓骨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12例,未行血管吻合,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18-42岁。右侧7例,左侧5例。病理分级:1级8例,2级4例。破坏范围:φ3-5 cm,皮质骨菲薄或穿破。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SD)加开放松质骨植骨结合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骨质及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加开放松质骨植骨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合并骨质及软组织缺损四肢开放性骨折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0-60岁,平均40岁。根据开放性骨折的Gustilo分型,全部为Ⅲ型,并且均为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Tscherne分型中的开放性骨折Ⅲ级。结果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皮肤重新覆盖时间为平均14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6周。结论负压封闭引流(VSD)加开放松质骨植骨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合并骨质及软组织缺损四肢开放性骨折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减少感染,缩短软组织覆盖及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探讨其早中期随访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15例临床资料。结果15例随访10—30个月,平均2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5~11个月,平均为6.5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股骨头坏死,优良率为86.7%。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可以改善骨折端的血运,促进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6岁。1985年2月发现右下颌角前肿胀,不痛,不发烧。一月后,自党右下牙痛,张口受限。经某医院诊断为“冠周炎”,通过消炎治疗及拔除右下智齿后,张口受限缓解,面部肿胀消退。同年5月右下颌角前再次肿胀伴开口受限,初起有搔痒感,后起一硬结,并逐渐扩大如鸽蛋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采用病灶清除术、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经验。方法前路病灶清除术或加植骨、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0例患者结核病灶全部治愈,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愈合。结论病灶清除术或加植骨、钢板内固定术以及术后有效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虚拟现实辅助小切口治疗锁骨骨折的技术方法与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9年9月在本院对35例锁骨骨折采用虚拟现实辅助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术前行锁骨薄层CT扫描,数据导入到Mimics17.0软件中后,建立三维虚拟现实模型,对骨折进行复位,并对解剖型锁钉接骨板预选和预折弯,测量螺钉的直径和长度。术中于锁骨上两端分别做2 cm的切口,使用剥离器建立皮下通道后,插入预选的已塑形接骨板,分别在预置钉孔进行钻孔,拧入预选规格的螺钉。[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手术操作时间(35.93±11.11)min,术中出血量(38.52±9.38)ml、透视次数(5.32±1.71)次,住院时间(6.79±0.61)d。仅1例患者切口浅表感染,经换药后愈合。随访6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患者疼痛逐渐减轻,患者肩部功能不断改善,末次随访时Neer评分为(94.58±2.18)分。[结论]虚拟现实辅助小切口治疗锁骨骨折患者,提升手术的精准性,减少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