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稳态血药浓度一点法监测10种药物,722例(次),根据血药浓度测定值用简单公式计算达有效血药浓度所需剂量,使给药剂量个体化该法取血次数少、计算简便,结果与临床药学有关书中方法一致,其估算值与病人血药浓度实测值基本一致,可作为调整给药方案,促进安全全理用药,做到给药个体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癫痫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及个体化给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为临床癫痫患者丙戊酸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123 例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对其结果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达到丙戊酸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未有效控制的有14 例,占11-4 % ;不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而控制良好的有11 例,占8-9 % 。结论:丙戊酸的个体化给药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不能仅仅以血药浓度为依据,并建议在适当情况下有必要监测游离丙戊酸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TIA)和稳态血药浓度一点法对监测86例癫痛患儿血药浓度并进行疗效分析。结论:单用一药能控制症状者不宜并用两药;单一型患者服一种药物较理想;癫痫大发作婴幼儿宜用苯巴比妥不宜用苯妥英钠;癫痫患儿其抗瘢痫药物的血药浓度控制至关重要,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 (MTX)用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化疗时 ,剂量增至 4g·m-2 是否更为有效且安全。方法 :对 2个剂量组 (3g·m-2 ,4g·m-2 )各 15例次进行MTX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血药浓度测定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结果 :4g·m-2 剂量组静滴结束时 (12h)血药浓度显著高于 3g·m-2 剂量组 (P <0 0 5 ) ,不同个体间血药浓度及脑脊液浓度水平差异较大 ,2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进行MTX血药浓度监测的情况下 ,要掌握好救援时间和剂量 ,采用 4g·m-2 的剂量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5.
廖淑清  刘健 《云南医药》1995,16(6):422-423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110例心衰患者应用地戈辛治疗过程中的血药浓度。结果表明,成人地戈辛有效药逍度范围为0.8-2ng/ml,在此范围内临床疗效佳;〈0.5ng/ml则提示剂量不足,疗效差;〉3.0ng/ml可结合临床诊断为洋地黄中毒。因此监测地戈辛血药浓度对了解地戈辛使用情况和防止中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癫痫中药制剂服用者抗癫痫西药血药浓度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解并证实某些抗癫痫纯中药制剂中是否会有抗癫痫类西药成份,以便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对已服用各种(共22种)抗癫痫中药制剂的42例癫痫患者,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监测苯妥英,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巴比妥4种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结果:22种抗癫痫中药制剂中不同程度的含有1-4种抗癫痫类西药;单服中药的25例患者,20例癫痫症状者得不到控制,5例引起中毒;中药与西药联合中药17例中,2例引起中毒。结论:服用某些抗癫痫中药的患者,必须监测其中所含西药成份的血药浓度,建议生产这些含西药的抗癫痫中药制剂时,应标明所含西药成份及含量,以便医生合理用药,最好是不加入抗癫痫类西药成分,以免疫加入西药的剂量不足而达不到治疗目的。或因加入的西药成份剂量过大而引发起中毒;中西药联合用药时,应考虑所服中药中含有抗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用药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环丙沙星对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王一玲,廖淑清,吴于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昆明650032)对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感染的患者同时给予环丙沙星及氨茶碱后,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表明,患者服氨茶碱0.1g,每日3次,同时服用环丙沙星0.2g,每日2...  相似文献   
9.
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已有60多年历史,由于硫酸镁的疗效及毒副反应与血清镁浓度密切相关,而治疗妊高征需用较大剂量的硫酸镁才能达到有效浓度(0.008~0.014mol/L),然而又由于患者的生理、病理及饮食诸方面的差异,相同的治疗剂量和给药途径会引起患者镁离子浓  相似文献   
10.
抗菌素的使用,必须注意各种抗菌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药理作用,它们与药物剂型的设计,给药的方法,用药的剂量,适应症的选择等都是密切相关的。用药合理不合理,首先就要从理化及药理性质来考虑。本文重点讨论常用几种抗菌素的理化性质与用药的关系,同时涉及到一些药理学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