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陈才  杨少华  洪芳芳  周远京  廖晓宇 《重庆医药》2009,38(16):2022-2024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将68例脑瘫患儿按性别、年龄、分型、病情进行随机配对设计。对照组(34例):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生物反馈+任务导向性训练。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66项,以盲法测评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GMFM-66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0.01,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更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陈才  杨少华  张华  洪芳芳  廖晓宇  叶化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9):1787-1788,1791
目的 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将60例脑瘫患儿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分成3组,每组20例.A组:采用易化技术(以Bobath法为主,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辅以Vojta法);B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C组:采用易化技术+任务导向性训练.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66),以盲法测评3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结果 3组患儿治疗后的GMFM-66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前的GMFM-66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后的GMFM-6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B组高于A组,C组高于A组,C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但综合应用各种康复技术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将68例脑瘫患儿按性别、年龄、分型、病情进行随机配对设计.对照组(34例):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生物反馈+任务导向性训练.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66项,以盲法测评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GMFM-66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0.01,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更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