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张某,因疑诊“右上肺结核”行纤维支气管镜(上海医用光学仪器厂生产的XZ—1型)检查。作右上管腔粘膜擦刷后,退出细胞刷时,细胞刷于焊接处断开脱落在右上支气管腔内,经用纤维支气管镜配套活检钳夹取及电磁铁吸引均告失败,最后用日本Olympus厂GIF—P10型纤维胃镜之活检钳挟出细胞刷。术后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廖德祥 《广东医学》1998,19(4):311-311
自1989年法国学者Hance。等首次报道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核杆菌以来,P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诊断。作者将一年来在住院期间完成了血清和其它临床标本结核杆菌基因聚合酶链反应(下简称TB-DNA-PCR检测的物例结核病患者,以及5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B-DNA-PCR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旨在评价结核病患者血清TB-NDA-PCR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46例患者均经过病史、临床表现、体征、胸部X线检查、细菌学检查或治疗后诊断为结核病。其中肺结核31例,结核性脑膜炎7例,结核性脑膜炎5例,结核性腹…  相似文献   
3.
三氮唑核苷引起黄疸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氮唑核苷(ribavirin)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作者在应用该药治疗病毒性肝炎中,2例发生黄疸,报告如下。例1.男,34岁。诊断:慢性活动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用药前皮肤、巩膜无黄染,ALT(丙氨酸转氨酶)<30U(正常值<30U),γ-GT(γ-谷氨酰转肽酶)95U  相似文献   
4.
廖德祥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118-118
目的研究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2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64例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取同期参与体检的6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监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压与心率,分析检测指标。利用无创机械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64例患者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后,有41例患者完全缓解,19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3.7%。观察组室性早搏与室上性早搏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紊乱、最长呼吸、平均呼吸、平均动脉压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老年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老年患者通常两种症状并存。通过利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和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并发心包填塞的有效临床抢救方式。方法收集该院于200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介入术并发心包填塞的患者共4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呼吸急促、疼痛、胸闷、血压降低、液性暗区以及心影搏动消失或减弱等症状都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且P均<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没有明显的后遗症。结论心血管介入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心包填塞,对病症的及时识别和有效治疗是临床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常心脏的心电活动与节律性收缩,有赖于心肌细胞之间信息通道传递的完整性。细胞连接通讯是动物体内细胞通讯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发挥细胞之间信息传递功能的结构基础是细胞间隙连接,细胞间隙连接的重要结构成份是连接蛋白。而连接蛋白43(Cx43)作为心肌细胞闰盘内间隙连接(Gapajunction)组成中主要的连接蛋白。在维持心肌细胞的连接通讯功能,电信号传导和正常的节律性的收缩中起重要作用。为了深入了解间隙连接蛋白分子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本文就Cx43分布与命名,结构功能与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廖德祥 《医药导报》2002,21(11):746-746
1 病例介绍例 1,男 ,43岁 ,因咳嗽、咳痰 ,偶有痰中带血 ,伴乏力、盗汗等半年多入院。平素健康 ,否认有肝炎史。体检 :双肺呼吸音略低 ,肝脾肋下未扪及 ,痰厚涂片找抗酸杆菌 3次阳性。X线胸片示右上及左中上肺野斑片状致密影 ,其间见数个大小不等透亮区。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仅HBsAg阳性 (ELISA法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3 0U(赖氏法 ) ,黄疸指数 <6U。诊断 :肺结核Ⅲ型 ,进展期 ,痰涂 (+ )。给予异烟肼 0 .3g·d 1 、链霉素0 .75g·d 1 、对氨基水杨酸钠 8g·d 1 ,2 5d后加服利福定 0 .15g·d 1 。住院第 4个…  相似文献   
8.
背景:有实验表明移植心肌梗死区的骨髓干细胞可以定向分化为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心肌细胞并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达到修复梗死心肌并改善受损的心脏功能。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设计:自身前后对照。单位: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对象:选择2004-06/2006-12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16例,女11例,年龄34~74岁,平均(61±9)岁;纳入标准:①入选发病超过6h。②心电图、酶学动态的改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③心功能在Ⅰ~Ⅱ级之间。④发病后急诊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梗死相关血管血流恢复至TIMI3级。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方法:手术过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周后经皮腔导管技术建立梗死相关动脉通道,用指引导丝将微灌注导管送入支架内后,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悬液经微导管中心腔内注入梗死血管远端。术后评价:移植前、后分别行24h动态心电图评估;移植前和移植后6,12个月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灌注缺损指数。术后6,12个月随访观察恢复及并发症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灌注缺损指数。②24h动态心电图评估结果。③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纳入患者2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灌注缺损指数:术后6,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移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灌注缺损指数均低于移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动态心电图结果:患者均无新的心律失常类型出现,无心律失常的增多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出现。③随访评估:经冠状动脉内移植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无患者支架内狭窄。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可行,术后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廖德祥  张峰旗 《贵州医药》1992,16(3):167-168
现症 HBV 感染者血清 HBc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检测,国内文献报道不多,本文报告35例住院现症 HBV 感染者血清 HBcAg检测结果,并与同期乙肝病毒其它血清学标志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探讨血清 HBcAg 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一、测定对象 35例均为住院患者并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990年5月上海修订)的现症 HBV 感染者标准。其中男性30例,女性5例;年龄7~78岁,平均年龄35.9岁;肝炎后肝硬化10例,慢活肝5例,慢迁肝和慢性 HBsAg 携带者15例,急性乙型肝炎3例,胰头癌、消化系溃疡各1例。二、测定方法 HBcAg 测定采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SPRIA),药盒由山东潍坊3V  相似文献   
10.
1997-04,广东省高明市某电子厂发生一起肝炎爆发流行,经甲-戊型肝炎病毒、CMV、EBV病毒标志物及lq?VDNA一PCR检测,证实为TFV(TmsfusionTransmitted Vims,TTV,输血传播病毒)感染爆发流行,兹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