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0名患者64SCTCA的完整资料,与近期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AG发现92支血管有狭窄,64SCTCA发现98支血管有狭窄,冠状动脉CTA诊断狭窄的敏感性为94.6%,特异性95.9%。结论64SCTC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具有一定敏感性和特异性,用于冠心病的临床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惠州地区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惠州地区6所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K-B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 2009年版判断结果,对所得的数据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1-12月收集各医院临床分离株共11 10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044株,占27.41%,革兰阴性菌8061株,占72.59%;MRSA、MRCNS的检出率为35.8%和88.1%;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2.6%和30.0%;在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7.5%和9.2%;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5.3%和14.5%;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6.9%.结论 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定期监测有助于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埔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埔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质量和效果,探讨免疫接种的有效性,找出可能影响免疫成功率的原因,为防治乙型肝炎制定科学的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查辖区内2009年出生儿童163例,采集末梢血0.5mL,使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HBs。结果大埔县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为89.57。结论接种乙肝疫苗依然是阻断母婴传播、降低儿童HBsAg携带率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大埔县2005-2009年肺结核病流行情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埔县肺结核病流行趋势和规律,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大埔县2005-2009年肺结核病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县2005-2009年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为161.87/10万、160.03/10万、153.34/10万、152.69/10万、154.27/10万,其发病率一直处于大埔县当年报告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第一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性别比例为3.77:1;全县全年均有病例报告,未见明显发病高峰;人群分布以20岁以上农民发病数最多,占病例总数91.02 %。结论 目前大埔县肺结核病发病率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防治任务仍然繁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单纯性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单纯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1、2个周期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单纯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肠胃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两种方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联合氨溴索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稳定期COPD患者100例,分为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氨溴索组(A组)50例和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B组)50例,均用药3~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第8天,患者咳嗽、痰量、痰黏度、喘息、睡眠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X^2=3.891,X^2=3.992,x^2=4.198,x^2=3.981,X^2=3.879,均P〈0.05);A组咳嗽、痰量、痰黏度、喘息总有效率(92.0%、94.0%、90.0%、90.0%)高于B组(80.0%、86.0%、80.0%、78.0%)(X^2=3.991,x^2=4.012,x^2=3.998,x^2=3.971,均P〈0.05);A组6例不良反应(12.0%)B组7例不良反应(14.0%)(x^2=1.971,P〉0.05)。结论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联用氨溴索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降压效果。方法将200例病人随机分为罗格列酮联合治疗(治疗组)10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10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和治疗后2~12周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2例(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2例(72.0%)(u=2.99,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2周收缩压([16.08±1.68)kPa]、舒张压([10.09±1.61)kPa]明显低于治疗前([20.73±0.70)kPa、(13.71±0.84)kPa(]t=3.01,t=4.05,P均0.01);对照组治疗后第12周收缩压([17.74±2.86)kPa]、舒张压([10.92±1.61)kPa]明显低于治疗前([20.73±0.70)kPa、(13.67±0.81)kPa](t=3.05,t=3.15,P0.01);治疗组2~10周收缩压、舒张压较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t=1.98~2.64,P均0.05);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第8周后血压处于较平稳状态。结论罗格列酮对原发性高血压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在软组织转移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7年8月经广东省中医院PET/CT诊断软组织转移瘤患者69例。观察转移灶的数目、部位、形态、大小、密度,并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计算肌肉及皮下软组织转移灶PET/CT显示率。结果 (1)肌肉转移灶:PET/CT显示100个;PET显示100个、显示率为100%,SUVmax:1.91~15.93;CT平扫显示肌肉转移灶32个、显示率为32%;分为三型:结节、肿块型,炎症型,钙化型。(2)肌肉转移灶CT增强(16例):同扫描范围PET/CT显示26个,CT增强显示11个(显示率为42.3%),表现为均匀、不均匀或环形轻度~明显强化。(3)皮下软组织内转移灶:PET/CT显示78个;CT显示78个,显示率为100%,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结节或肿块;PET显示74个、显示率为94.9%,SUVmax:1.13~11.73。(4)肌间隙软组织内转移灶:PET/CT显示7个,表现为单发结节,SUVmax:1.26~6.42。结论 PET/CT不但能全面显示软组织转移瘤的形态、部位及代谢等情况,还能明确原发肿瘤,在软组织转移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优于单独PET或CT,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梅州市狂犬病的发生规律及其特性,为下一步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12年梅州市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的狂犬病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法定传染病疫情报表、分析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2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163例,发病率为0.38/10万,死亡163例,死亡率100.00%。狂犬病发病率(/10万),2003-2012年分别为0.29、0.68、0.57、0.52、0.32、0.31、0.40、0.31、0.21、0.16(P〈0.01);男性为0.21,女性为0.17。163例中,发病比例最高的为五华县(占54.60%),最低的为大埔县(占1.84%),年龄15岁以下占31.29%,15岁~50岁占24.54%,50岁以上占44.17%;农民占57.06%,学生占20.24%,散居/幼托儿童占13.50%,其它职业占9.20%。犬为主要致病动物,占97.55%。动物咬伤后无免疫预防的占87.73%,伤口无处理的占75.46%,认为没有必要处理伤口的占70.73%。结论2003~2012年梅州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大埔县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运行情况,总结疫情报告管理经验,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和l丢疗机构考核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对2007年医疗单位所报告传染病个案信息进行质量分析;依据<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对医疗单位进行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 大埔县2007年报告及时率96.73%,报告完整率90.28%,报告准确率96.45%,漏报率1 1.39%.结论 大埔县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参差不齐,传染病漏报率依然较高,应加大对医疗机构的考核和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