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的诊断及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方法:选取经治的150例CL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病榆诊断125例,其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合并甲亢13例,合并甲状腺瘤3例,合并甲状腺癌6例。对34例临床诊断CLT者,25例行药物治疗(甲状腺素),9例因有症状而行手术治疗。结论:全面的血清免疫学检查,结合彩超检查可望提高CLT的诊断率及非手术诊断率。对可疑病例须谨防遗漏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构建Rab7的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的表达.方法 RT-PCR方法分析Rab7在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以RAW264.7细胞的cDNA为模板,根据GenBank公布的小鼠Rab7全长序列设计引物,扩增Rab7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构建pcDNA-Rab7重组质粒.用脂质体将Rab7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RAW264.7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法鉴定Rab7的过表达.结果 Rab7重组载体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报道的Rab7序列的同源性为100%.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ab7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RAW264.7细胞后,Rab7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成功构建了Rab7真核表达载体.为今后研究Rab7在巨噬细胞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6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接受再次手术的16例SHPT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复发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甲状旁腺体积、实验室指标、生存质量(WHOQOL-BREF)以( ±s)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手术成功率、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6例患者手术成功15例,手术成功率为93.75%;相比术前,患者术后6个月的皮肤瘙痒、骨痛、骨折或骨骼畸形、肌无力伴萎缩及异位钙化发生率较低,甲状旁腺体积、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Ca)及磷(P)水平均较低,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均未见手脚抽搐、术区出血、呼吸困难及骨饥饿综合征等并发症,5例出现低钙血症,1例出现短暂性进食呛咳。 结论针对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复发的SHPT再次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及消失,降低血清iPTH水平,避免遗留甲状旁腺,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娟  金山  张喜平  康鸿斌 《安徽医药》2017,21(12):2284-2287
目的 探讨青娥丸联合钙剂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骨质疏松患者100例,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青娥丸联合钙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钙剂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降钙素、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转化生长因子β1、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和骨密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2±0.06)vs(0.54±0.05)g·cm-2,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时骨密度显著增加[(0.66±0.09) vs (0.58±0.08) g·cm-2,P<0.05];治疗12个月后骨密度显著增加[(0.71 ±0.11)vs(0.63±0.10)g·cm-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降钙素、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降钙素水平显著升高[(262.39 ±72.59)vs(231.53 ±62.39) ng·L-1,P<0.05];骨钙素水平显著升高[(11.53 ±2.69)vs(9.35 ±2.27)μg·L-1,P<0.05];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升高[(111.59 ±35.35)vs(97.93 ±31.56) IU·L-1,P<0.05];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显著降低[(3.57 ±0.91)vs(4.49 ±1.50) mIU·mL-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娥丸联合钙剂有助于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组织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银染端粒序列重复扩增 (TRAP)法检测 4 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4 4例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表达阳性 39例 (88 5 % )。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数目、大小、是否有蒂无关 (P >0 0 5 ) ;也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关 (P >0 0 5 )。随访资料表明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病人是否复发无关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是膀胱癌理想的肿瘤标记物。膀胱癌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的分级、分期及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Rab5a及其失活突变体Rab5a N133I巨噬细胞系,并分析Rab5a对LPS刺激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i NOS、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Rab5a及其失活突变载体Rab5a N133I转染RAW264.7细胞,通过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通过Real-time PCR鉴定稳定表达细胞系。MTT法分析其生长特性,LPS刺激稳定表达细胞系不同时间,检测i NOS、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Rab5a/Rab5a N133I细胞Rab5a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P0.05)。Rab5a过表达促进RAW264.7细胞增殖,而过表达Rab5a N133I细胞增殖显著慢于对照(P0.05)。Rab5a过表达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i NOS、TNF-α和IL-6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然而,过表达Rab5a N133I对LPS诱导的i NOS、TNF-α和IL-6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结论:Rab5a过表达显著促进了LPS活化的RAW264.7细胞中i NOS、TNF-α和IL-6的表达,这种促进作用依赖于其结合GTP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早期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3月~2007年3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AP)142例,其中胆源性急性胰腺炎114例,根据有无胆道梗阻及急性胰腺炎轻重程度分为4类:轻症非梗阻型、轻症梗阻型、重症非梗阻型、重症梗阻型,对不同类型临床治疗结果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轻症非梗阻型40例,在发病3周内经非手术治疗均痊愈;轻症梗阻型35例,在发病3周内经非手术治疗均痊愈。重症非梗阻型20例,行非手术治疗17例,死亡2例,中转手术3例,死亡1例;重症梗阻型19例,非手术治疗15例,死亡2例;中转手术治疗4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胰腺炎(AP)早期(3周内),一般均可非手术治疗,待胰腺炎症水肿消退,病情稳定后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2(Anxa2)在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及对转导因子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乳腺癌细胞株MCF-7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转染组。对照组细胞中加入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转染组细胞分为两组,均常规构建Anxa2野生型表达载体,一组为未转染组;另一组将其转染到Anxa2降表达的细胞进行拯救,并完成细胞转染,设为转染组;采用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小室完成两组细胞划痕试验、侵袭和迁移试验;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测定两组细胞STAT3信号通路水平。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STAT3信号通路水平、细胞划痕试验采用(±s)表示,三组数据比较采用F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转染组细胞24 h Anxa2降表达后细胞划痕距离大于未转染组与对照组(P<0.05),未转染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细胞培养后迁移、侵袭能力均低于对照组与未转染组(P<0.05);转染组STAT3 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未转染组(P<0.05)。结论Anxa2降表达在乳腺癌细胞中能抑制细胞的侵袭与转移,可能与抑制STAT3信号通路有关,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张星  金山  张喜平  康鸿斌 《安徽医药》2019,23(2):372-375
目的 探讨内补黄芪汤联合胸腺五肽对改良根治术后乳腺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改良根治术后乳腺癌病人100例,将病人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术后辅以内补黄芪汤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对照组给予胸腺五肽治疗和安慰剂。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外周血T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评分(SF-36)。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1 d时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IL-2、IL-6、TNF-α和IL-10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人术后14 d研究组和对照组CD4+T细胞水平分别为(27.53±5.32)%、(24.32±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1,P=0.002)。病人术后14 d研究组和对照组CD4+/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0.82±0.15)、(0.76±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0,P=0.048)。病人术后14 d研究组和对照组IL-2水平分别为(4.86±0.51)、(4.37±0.57)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0,P=0.000)。病人术后14 d研究组和对照组IL-6水平分别为(25.83±4.82)、(21.73±5.3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9,P=0.000)。术后14 d研究组和对照组TNF-α分别为(11.59±3.59)、(9.21±3.8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5,P=0.002)。术后14 d研究组和对照组IL-10分别为(36.49±8.59)、(40.59±9.23)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9,P=0.024)。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2.12±2.08)、(13.44±2.5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0,P=0.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术后肿胀率分别为10.00%、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06,P=0.002)。研究组和对照组SF-36评分分别为(74.32±6.45)、(68.74±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3,P=0.000)。结论 内补黄芪汤联合胸腺五肽有助于改善改良根治术后乳腺癌病人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