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中药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的一种 ,临床上较为常见。本病以眩晕为主证 ,有称颈性眩晕。笔者在 1 991~ 1 998年中运用中药内服结合手法治疗 32例 ,并随访 1年以上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中男 1 2例 ,女 2 0例 ,年龄 2 8~ 6 5岁中 ,平均年龄 42岁 ,病程 5天~ 1 4个月。临床表现及体征 :均有眩晕 ,颈痛 ,多伴有头痛或偏头痛 ,恶心 ,呕吐 ,或伴耳鸣 ,听力减退 ,视物模糊 ,或伴记忆力减退 ,健忘失眠等。查体均有颈部肌肉压痛 ,颈部活动受限 ,旋颈诱发眩晕试验( ) ,大部分病例有椎间孔挤压试验 ( )。 32例患者颈椎的 X线平片…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6年6月~1999年12月利用镍钛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加DeXon线捆扎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36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25例 ,女11例。年龄18~60岁 ,平均26岁。骨折部位 :中1/3部29例 ,外1/3部5例 ,内1/3部2例。其中闭合骨折34例 ,开放骨折2例。1.2手术方法仰卧位 ,患肩垫高 ,颈丛麻醉下作一与锁骨平行切口长约3~4cm ,骨膜下剥离出骨折端 ,复位 ,用DeXon线捆扎骨碎片 ;术中对于难复位骨折 ,先用1枚直径2mm克氏针逆行插入远断端 ,直…  相似文献   
3.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5%,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老年人较多见,而青壮年的骨折粉碎程度较严重,多系高能量暴力造成。对于大部分不涉及关节面的稳定骨折,可以通过闭合复位加外固定治疗,而对于不稳定粉碎性骨折仅手法复位保守治疗难以达到并维持解剖复位。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我院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加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填充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1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胫骨外侧平台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1例 ,其中胫骨外侧平台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4例 ,采用胫骨外侧平台撬拔植骨内固定、韧带修复治疗 ,获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例 ,男3例 ,女1例 ;年龄27~78岁 ;车祸伤3例 ,失跌1例。按Hohl的分类法[1]:II型3例,III型1例 ;均伴有内侧副韧带损伤。手术在伤后1周内进行。1.2方法取髌骨上缘外侧2.5cm弧切口 ,沿髌韧带外缘延伸 ,长约10cm~20cm ,充分显露外髁 ,检查胫骨平台关节面骨折移位塌陷情况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网在骨科复杂创伤伴有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已发现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骨科复杂创伤患者20例,术前置入下腔静脉滤网后再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评价患者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20例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骨科复杂创伤患者接受了下腔静脉滤网植入术,术中顺利,未见严重并发症,骨科手术时,无一例患者发生肺栓塞,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满意。经随访,10例患者静脉血栓缩小,5例消失,5例未见明显变化。滤网周围均未见血栓形成。结论下腔静脉滤网能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提高骨科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中图分类号 R739.4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 0 5 -8478(2 0 0 0 ) 11-1113 -0 1作者单位 :鄞县人民医院骨科 ,宁波  31 50 4 0  本组共 47例 ,男 40例 ,女 7例 ;年龄 17~ 5 8岁 ,平均 35岁。致伤原因 :刀砍伤 14例 ,碾压伤 7例 ,机器绞轧伤 8例 ,爆炸伤 3例 ,其它 5例 ;其中手指部 43例 ,腕部 4例。外伤后急诊手术 39例 ;外伤术后残端痛患者 ,二期手术用本法处理痛性神经瘤者 8例。采用上海医疗器械六厂生产的液氮冷冻治疗仪和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生产的液氮夹层冷冻针。急诊手术 :根据指神经体表投影纵行切开皮肤…  相似文献   
7.
胫骨平台骨折后需早期康复锻炼但不宜过早负重锻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胫骨外侧平台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不同于单纯的胫骨平台骨折,它不仅需要骨折的解剖复位,可靠固定,还必须修复损伤的韧带,还必需早期康复锻炼,这样才能获得良好功能。自1996年1月~2000年12月治疗5例伴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胫骨外侧平台骨折,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27~78岁;按雍宜民外翻损伤分型犤1犦:Ⅱ度4例,Ⅲ度1例;5例均伴有内侧副韧带损伤。1.2方法均在伤后1周内采用胫骨外侧平台撬拔植骨内固定韧带修复手术。术后第1天指导病人练习股…  相似文献   
8.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牵引或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254例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男105例,女149例;年龄70~94岁,平均77岁。其中牵引治疗(A组)53例,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治疗(B组)136例,闭合复位Gamm a钉或PFN治疗(C组)65例。参照Parker髋关节功能标准评定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54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A组骨折后30 d死亡率13.2%(7/53),1年死亡率47.2%(25/53),髋内翻畸形28.3%(15/53),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1.5±3.2)个月,功能评分(4.8±0.6)分。B组骨折后30 d死亡率8.8%(12/136),1年死亡率22.8%(31/136),髋内翻畸形7.4%(10/136),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1±2.3)个月,功能评分(6.8±0.3)分,手术切口感染2.9%(4/136)。C组骨折后30 d死亡率9.2%(6/65),1年死亡率29.2%(19/65),髋内翻畸形12.3%(8/65),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1.8±3.8)个月,功能评分(6.9±0.5)分,手术切口感染3.1%(2/65)。A、B、C组比较,A组骨折后30 d和1年死亡率均明显高(P<0.01),髋内翻畸形发生率明显高(P<0.01),功能评分明显低(P<0.05)。B组与C组比较,死亡率、感染率、髋内翻发生率、功能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骨折,要尽量创造手术条件,及早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法主要根据骨折的类型和医师的熟练程度而定,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6年5月用指神经深低温冷冻法预防和治疗痛性神经瘤34例42指,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4例42指。男28例,女6例,年龄18~65岁。食指12个,中指8个,环指7个,小指15个。一期26例34指,受伤时间05~10h,二期8例8指。均为外伤性截指后残端痛,病史为2~10个月,均有明显的自发性疼痛,疼痛呈触电样,触痛区有明显感觉异常。1.2 手术方法 一期患者急诊行清创术,沿神经体表投影处纵行切开皮肤05cm,游离两侧神经,锐性切除神经断端;二期患者根据神经瘤所在部位选择切口,显露整个神经瘤,完整切除神经瘤,直至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回顾延期行小隐静脉腓肠神经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教训,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总结回顾2000年5月至2006年7月我院延期运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32例,追踪随访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5个月(1-73个月),皮瓣均存活,外观无明显臃肿。1例皮肤边缘坏死,1例感染,1例足跟部缺损患者手术后从事重体力劳动,出现溃疡。所有患者供区均无明显不适。结论延期行小隐静脉腓肠神经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是修复足踝部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