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雷贝拉唑10mg和奥美拉唑20 mg治疗,1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2.31%和88.46%,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3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开赞 《中国药业》2009,18(3):43-43
目的通过与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胃溃疡的比较,评价埃索美拉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8例胃溃疡活动期且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0.6855g+替硝唑0.5g,2次/d,治疗组加用埃索美拉唑20mg,对照组加用奥美拉唑20mg。治疗1周后,分别继续单服埃索关拉唑20mg或奥关拉唑20mg,1次/d,3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及Hp根除率。结果两组患者Hp根除率分别为94.12%和88.24%,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18%和85.29%,不良反应反生率均为5.88%,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埃索关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替硝唑有较高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可以引起耐药菌株及不良反应的增加 ,影响机体免疫系统 ,导致机体防御能力降低 ,引起二重感染及毒性反应 ,使病情恶化。作者就我院2002年5月份出院病人中抗生素使用情况及不合理应用引起的院内感染情况 ,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查阅2002年5月份出院病人病历900份 ,男490份 ,女410份 ,年龄3个月~80岁。1.2结果(1)抗生素使用情况 :900例出院病人中抗生素使用814例(90.44%) ,其中预防用药422例 ,占抗生素使用总数的51.84% ;单一使用205例(25.18%) ;二联使用529例(64.99%);三联及以上 (最多达五联 )使用80例(9.83%)…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合组,每组75例。单用组以髌骨外上缘及外缘中点作为进针点,抽吸无积液后关节腔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2mL,1次/周,共5次。联合组在关节腔注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取足三里、梁丘、阳陵泉、阴陵泉、膝阳关、犊鼻、内膝眼及血海,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单膝病变者单侧针刺,双膝病变者双侧针刺,3~5次/周,共5周。于治疗前、治疗5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及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变化,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VAS、WOMAC评分均降低(P0.05);联合组降低幅度大于单用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70/75),单用组总有效率为82.67%(62/75),联合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KOA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U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的5种探针药物(安非他酮、美托洛尔、咪达唑仑、非那西丁和甲苯磺丁脲),5种探针药物分别是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2B6,CYP2D6,CYP3A4,CYP1A2和CYP2C9底物,评价地西泮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地西泮低剂量组(1 mg·kg-1)、高剂量组(5 mg·kg-1)和对照组。地西泮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腹腔注射地西泮10 d,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d。5种探针药物通过灌胃给予大鼠,用UPLC-MS/MS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地西泮组安非他酮、美托洛尔和非那西丁药动学参数均有统计差异。地西泮组安非他酮、非那西丁的AUC比对照组高,但美托洛尔AUC比对照组低。结论 地西泮可能会抑制大鼠CYP2B6酶活性,抑制CYP1A2酶活性,诱导大鼠CYP2D6酶活性,而对大鼠CYP3A4、CYP2C9酶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异甘草酸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应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茵栀黄注射液,对照组(42例)应用甘草酸二铵联合茵栀黄,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清胆红素(TBIL)复常的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0.48%和80.95%.对照组分别为88.10%和69.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均出现不良反应,各2例(4.76%),不良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异甘草酸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应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菌栀黄注射液,对照组(42例)应用甘草酸二铵联合菌栀黄,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清胆红素(TBIL)复常的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0.48%和80.95%,对照组分别为88.10%和69.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均出现不良反应,各2例(4.76%),不良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评估敌敌畏对大鼠CYP450酶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敌敌畏组和对照组。敌敌畏组给予腹腔注射12.5 mg/kg敌敌畏,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然后灌胃给予5种探针药物(安非他酮、美托洛尔、非那西丁、睾酮和甲苯磺丁脲),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探针浓度;同时分离肝脏,用PCR法测定5种亚型酶mRNA的表达量。结果敌敌畏组CYP1A2、CYP2D1和CYP3A2的AU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CYP2B1和CYP2C11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CYP2D1和CYP3A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YP1A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YP2C11和CYP2B1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PCR结果,腹腔注射敌敌畏可以抑制大鼠CYP2D1和CYP3A2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庄开赞 《中国药业》2003,12(8):68-68
目的:评价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雷贝拉唑10mg和奥美拉唑20mg治疗,1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2.31%和88.46%,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庄开赞  李锡珍 《医药导报》2009,28(4):473-474
目的 观察孕三烯酮联用甘草酸二铵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对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 两组均于手术后1周开始服孕三烯酮胶囊(每粒2.5 mg),每次1粒,每周2次,连用3个月; 治疗组在服孕三烯酮的同时,加服甘草酸二铵胶囊(每粒50 mg),每次3粒,tid. 3个月后比较肝功能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变化较少,只有5例轻度异常; 对照组有16例轻度异常,6例中重度异常(后停止服药). 结论 甘草酸二铵可以减轻孕三烯酮的肝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