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素D1 (cyclin D1)、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和p16蛋白3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寻常型银屑病(PV)皮损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 - 9000二步法检测35例PV患者皮损和20例对照组皮肤组织中cyclin D1、CDK4、p16蛋白的表达.结果:cyclin D1蛋白在PV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8.6%,在对照皮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5.0%.CDK4蛋白在PV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7.1%,在对照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0%.p16蛋白在PV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4.3%,在对照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0.0%.Cyclin D1蛋白在PV皮损中表达明显上调(X2=15.46,P<0.05),CDK4蛋白在PV皮损中与对照组皮肤相比表达未见明显差异(X2 =4.37,P>0.05),p16在PV皮损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X2=12.88,P<0.05).结论:3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可能与PV皮损中角质形成细胞(KC)异常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正>胃肠道是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在严重创伤早期,胃肠道首先受缺血缺氧打击,却最迟恢复血供,所以严重创伤极易导致胃肠道黏膜受损,进而引起胃肠功能衰竭。生大黄是一种具有抗老作用的中药,有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促进肠蠕动及显著减轻全身显性反应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我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一年收治的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使用咪达唑仑替代右美托咪定负荷量进行镇静治疗帮助降低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ICU中不耐受经口气管插管,需镇痛镇静治疗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28例)和右美托咪定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达到理想镇静状态(Ramsay评分4分、Riker评分4分)时间,10min后需增加负荷量方能达到理想镇静状态患者比例及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结果: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较右美托咪定组更快达到理想镇静状态。两组患者10min后需增加负荷量方能达到理想镇静状态比例、发生低血压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组较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更易发生心动过缓。结论:使用咪达唑仑代替右美托咪定负荷量有利于更快达到理想镇静状态及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但本方案不能降低低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在ICU危重患者中,由于创伤严重、手术、感染、烧伤等极度应激,会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包括应激性高血糖,非糖尿病患者类似糖尿病症状,糖尿病患者则高血糖程度明显加重,导致机体高炎症反应状态和明显的能量代谢障碍,破坏机体内环境,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否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方法:将84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CT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IT组),予胰岛素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人,使两组血糖分别控制于10.0-11.1mmol/L和4.4—6.1mmol/L。结果:CT组患者病死率、肾功能损害、发热例数、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日平均血糖均明显高于IT组,日胰岛素用量明显小于IT组。结论:危重病患者治疗中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周丹  庄乐  蒋红英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08-109
目的:观察不同鼻饲状态下的吸入性肺交的发生率.方法:选择在ICU住院的危重患者分两组,实验组鼻饲由输液器滴注,对照组由手工推注鼻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潴留、反流、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鼻饲后胃潴留、反流、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器滴注鼻饲可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瘢痕疙瘩皮损中miR-203及其下游靶基因p63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方法:Real-time PCR法检测30例瘢痕疙瘩皮损及30例健康对照皮肤中miR-203、p63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皮肤相比,瘢痕疙瘩皮损中miR-203表达明显下调,其表达量为对照组的0.32±0.16倍(P0.05),靶基因p63和survivin mRNA表达明显上调,其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90±0.84倍和5.11±0.93倍(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miR-203与survivin间呈负相关(r=-0.40,P0.05),miR-203与p63间呈负相关(r=-0.51,P0.05)。结论:miR-203及其下游靶基因p63和survivin可能参与了瘢痕疙瘩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照射对大鼠真皮胶原增生和皮肤中内质网分子伴侣(BiP/GRP78)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嫩肤治疗中内质网应激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5只Wistar大鼠背部皮肤脱毛,平均分成2部分,一部分用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照射背部脱毛的大鼠皮肤共4次,每次间隔2d(实验组);另一部分不做任何处理(未照射组).取照射后第14和30天的大鼠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测量其真皮厚度;并用碱水解法检测羟脯氨酸含量.取照射后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BiP/GRP78的表达.羟脯氨酸含量和真皮厚度使用t检验,免疫组化使用x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激光照射第14和30天的大鼠皮肤真皮厚度明显增加,增加率分别为29.6%和16.7%,胶原纤维束增粗、密集,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增加,与未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BiP/GRP78在激光照射后表达率为100%,较未照射组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76,P<0.01).结论 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照射大鼠皮肤,引发内质网应激反应,促进蛋白质正确折叠、合成,真皮胶原纤维增粗密集,从而达到非剥脱性嫩肤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创伤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收集36例因创伤性低血容量休克入ICU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后6h的动脉血乳酸浓度,计算6h乳酸清除率,分别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高、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各组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及初始血乳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活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能很好地评估创伤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细胞周期素D1( CyclinDl)、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和p16蛋白3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皮肤基底细胞癌( B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PV-9000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基底细胞癌(BCC)皮损及30例正常皮肤中CyclinD1、CDK4、p16 3种蛋白的表达.结果:CyclinD1和CDK4在B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和80.0%,p16在B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3.3%,与正常皮肤相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1与CDK4表达呈正相关(r=0.83395,P<0.05),CDK4与p16表达呈负相关(r=- 0.84458,P<0.05).结论:CyclinD1、CDK4和p16 3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协同作用,可能与BCC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