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Coats病在临床上较少见,国外有多次家系发生报告,国内尚未见。我们在体检中发现一家系17人中5人患病,现报告如下。例1 罗某某,男,21岁,左眼1岁时失明,右眼于15岁时出现雾视,半年多后失明。检查:视力双眼无光感,双眼球水平震颤,眼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未定论,其评价要借助大剂量照射人群和实验动物的研究成果进行外推。  相似文献   
3.
职业暴露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OELs)经由不同的机构、组织予以研究并建立,已经基本体系化,并处于持续的发展更新中.制定OELs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员工免受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的过度接触,通常设定为接触时间为一天8h,一周40h,针对的是健康的成年人.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斜叶黄檀Dalbergia pinnata茎部化学成分,并初步考察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ODS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红外光谱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 264.7细胞一氧化氮生成模型对分离鉴定的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结果 从斜叶黄檀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肉桂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檀亭F(1)、2-羟基异尖叶军刀豆苏合香烯(2)、异尖叶军刀豆苏合香烯(3)和黄檀亭C(4)。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为首次从斜叶黄檀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LPS诱导RAW 264.7细胞释放一氧化氮显示出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为23.6μmol/L。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51岁,糖尿病史7年,左眼突然视力下降7h就诊。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0.04;左瞳孔直径5mm,直接对光反应迟钝。  相似文献   
7.
目的 挖掘山胡椒Lindera glauca根的倍半萜类成分,以期寻找到具有潜在抗炎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 运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对山胡椒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综合采用HRESIMS、NMR、IR、UV、OR、ECD量子化学计算等技术确定化合物的平面和绝对构型;运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对所制备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从山胡椒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10个倍半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R,7R,10S)-4-羟基-4,10-二甲基-5-羰基-1(6),11(13)-二烯-12-羧酸-萘酮(1)、linderaguaianol C(2)、(-)-(4S,7S,10S)-2-oxo-guaia-1(5),11(13)-dien-12-oic acid(3)、一支蒿酮酸(4)、针叶春黄菊酸(5)、xylaguaianol D(6)、β-木香酸(7)、3α-hydroxycostic acid(8)、ilicic acid(9)、异一枝蒿酮酸(10)。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该单位热释光探测器的研究历史。描述了有关改善GR-200A LiF:Mg,Cu,P的性能的工艺和配方研究、新材料LiF:Mg,Cu,Na,Si/LiF:Mg,Cu,Si的研究、LiF:Mg,Cu,P的发光机理研究、退火温度突破240%的LiF:Mg,Cu,P的研究、LiF:Mg,Ti圆片的研制、LiF:Mg,Cu,P的测量方法和应用研究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本课题组研发的亲和吸附材料特异清除肠源性内毒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运用阑尾结扎穿孔的方法建立犬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进行灌流治疗?实验过程中选取多个时间点, 监测生命体征,采血检测内毒素含量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灌流吸附1?2 h 后内毒素含量为(0.49 ± 0.22)?(0.034 ±0.00)Eu/ mL,与灌流开始(7.25 ± 1.18) Eu/ mL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灌流2 h 后平均清除率R =99.52%?灌注治疗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肌酐指标均有所下降,与灌流开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各值均在正常值范围?灌流过程中犬的生命体征平稳?结论 本课题研发的亲和吸附材料能高效清除实验犬血液中内毒素并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痔疮又称为痔、痔核等。人体的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门皮肤下有许多小静脉交叉形成的静脉丛,称痔静脉。当痔静脉丛瘀血曲张突起而形成柔软的静脉团块或肛缘皮肤因纤维组织增生等形成突起时,就称为痔。痔是多发病,俗语说:“十人九痔”,据普查,50~70%的成人患有痔疮。男女均好发。痔疮随年龄增大而发病率增高,严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痔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