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2.
近年来,众多的研究显示,I型血管紧张素II受体(AGTR1)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发病机制相关,同时EH与多种易患因素(性别、年龄、家族遗传史、体重指数、血糖、血脂)相关,研究EH基因多态性和多种易患因素之间的关系对EH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扩增原代SD大鼠骨髓干细胞,传代培养,形态学、生长曲线及免疫表型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致肝衰竭大鼠,观察干预治疗后1d、3d、5d、7d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肝组织PCNA蛋白、CyclinDlmRNA表达量。结果原代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后,形态较均一,为梭形或纺锤形,高表达CD90(94.3%),CD29(99.4%),不表达CD11b/c(5.7%),CD45(3.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减轻肝脏组织病理损伤(P〈0.05)。BMSCs治疗组PCNA的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不同时间点治疗组细胞周期蛋白D1的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1.182±0.248VS0.468±0.053、0.858±0.114vs0.218±0.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减轻肝脏病理损伤,上调细胞周期蛋白DlmRNA的表达,促进肝再生,对急性肝衰竭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