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比较后路椎体间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LIF)与侧后方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L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研究自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融合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PLIF组(n=32)和PLF组(n=28),随访6个月~2年,在不同的时间点观察所有患者的腰椎椎间隙高度、腰椎融合率,根据随访的结果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施术的60例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随访,结果显示PLIF组与PLF组之间在椎间隙高度、融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在治疗腰椎滑脱症时在椎间隙高度、融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PLF。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锁骨远端锁定板和锁骨钩锁定板治疗成人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 性分析63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锁骨远端锁定板组31例,锁骨钩锁定板组32例,从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疼 痛、术后并发症及肩关节功能方面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锁骨远端锁定板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锁骨钩锁 定板组。2组患者均在3个月左右达到骨性愈合。术后3个月,锁骨远端锁定板组术后疼痛评分和肩关节功能优于 锁骨钩锁定板组;术后6个月,2组在术后疼痛评分和肩关节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锁骨远端锁定板组未出现 明显并发症,锁骨钩锁定板组出现肩峰下骨侵蚀4例和肩关节疼痛10例;锁骨远端锁定板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锁 骨钩锁定板组(P<0.01)。结论 对于成人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使用锁骨远端锁定板内固定疗效更佳、并发症更 少,有利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快速康复,临床工作中可优先采用锁骨远端锁定板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可吸收螺钉治疗老年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5例老年Barton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同时跟踪随访患者的并发症及骨骼愈合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治疗后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较好改善,患者的关节屈曲、内外旋、外展活动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随访6~12个月,只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没有出现死亡情况。结论: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老年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整体预后情况较好,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切口Internal brace人工韧带联合Brostr?m改良术修复距腓前韧带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 17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采取小切口Internal brace人工韧带联合Brostr?m改良术修复距腓前韧带损伤,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8~56岁,平均(40.20±13.75)岁,体质量指数(BMI)30.12~35.10 kg/m2,平均(32.27±1.83)kg/m2。比较手术前后足踝结局评分(FAOS)和足踝功能测试(FAAM)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未出现神经、血管、肌腱损伤等并发症。17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完全随访。FAOS评分由术前(57.10±11.32)分提高到(91.35±1.27)分(P<0.05),FAAM评分由术前(55.76±10.12)分提高到(91.10±0.69)分(P<0.05)。有2例在早期行走时感觉踝关节外侧有紧绷感,8周后症状消除。结论 小切口Internal brace人工韧带联合Brostr?m改良术修复距腓前韧带损伤可以有效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