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外伤性脱位前牙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对71颗不同类型的脱位前牙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脱位牙的根管治疗率为70.4%,其中部分脱位牙68.0%,完全脱位牙76.2%;脱位牙的牙根吸收率为45.1%,其中根管治疗前39.4%,根管治疗后5.7%。结论:根管治疗是脱位牙治疗的重要手段,早期根管治疗可预防或减少脱位牙牙根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在全口义齿的修复中,正中(牙合)位记录正确是全口义齿修复成功的一个关键指标,直接关系到咀嚼功能恢复的好坏.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取颌位记录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正中(牙合)位[1].本文作者收集近3年来50例全口义齿修复成功的病例,发现确定下颌息止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监护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建立围手术期监护体系在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OSAHS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分为两组来对比研究,未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治疗者50例作为A组;建立围手术期监护者 50例作为B组。建立围手术期监护体系主要包括从手术前的系列查体,到各个专业的会诊治疗,从局部的影像定位和PSG监测,到3~7d的正压通气治疗,必要时的气管切开手术,从手术的麻醉护理的精深麻醉和配合,到手术后的ICU监护,而后到普通病房的特殊护理,到出院后的健康教育。 结果 A组术中因并发症死亡1例,术后发生原发性咽部出血10例、继发性出血10例、气管阻塞2例、气管切开2例。B 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咽部出血、气管阻塞、气管切开的情况。B组较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 05),两组均无其他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结论 OSAHS患者手术有极大的潜在危险性,建立OSAHS围手术期监护体系,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性,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各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OSAHS患者术中出血量影响.方法 将2002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152例中重度OSAHS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A、B两组各76例,A组围手术期未行CPAP治疗,B组围手术期行CPAP治疗,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量.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均少于A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总量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围手术期采用CPAP及其它综合治疗能能显著减少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症OSAHS患者围手术期使用CP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2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58例已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重度OSAH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7例患者围手术期未行CPAP治疗,B组31例患者围手术期行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半年多导睡眠监测结果(AHI、LSaO2)的变化,及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组间AHI、LS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B组AHI、LSaO2较A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OSAHS患者围手术期CPAP治疗能够降低AHI,提高LSaO2,有效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孙艳清  马冯飞  朱杰  冯芳 《药学进展》2011,35(8):373-378
目的:建立栀子厚朴汤及相关药对和单味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和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25℃;流动相为甲醇-0.1%乙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1,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在上述分析条件下,各样品中共存成分实现了基线分离;栀子苷、橙皮苷、和厚朴酚以及厚朴酚质量浓度分别在9~1 500、15.6~650、4.5~750和6~1 000 mg.L-1的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1.6、3.1、0.9和0.6 mg.L-1。多指标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全方及药对和单味药材中相应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可用于栀子厚朴汤及药对和单味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及多指标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栀子大黄汤配伍变化对栀子中京尼平苷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全  冯芳  孙艳清 《药学进展》2010,34(8):371-376
目的:通过测定栀子、栀子-大黄、栀子-大黄-枳实和栀子大黄汤4种汤剂中京尼平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考察栀子大黄汤配伍的变化对栀子中京尼平苷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栀子、栀子-大黄、栀子-大黄-枳实、栀子大黄汤汤剂7.7、6.9、7.3、8.2mL·kg^-1,采用HPLC法测定各汤剂给药后5、10、20、30、60、90、120、240、360和480分钟时的血药浓度,并用BAPP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栀子、栀子-大黄、栀子-大黄-枳实和栀子大黄汤组中京尼平苷的Gmax分别为(2.47±0.47)、(2.15±0.49)、(3.95±0.18)、(3.31±0.86)mg·L^-1;t1/2分别为(163±24)、(176±14)、(282±16)、(227±41)min;AUC0-t分别为(369±38)、(348±61)、(814±74)、(549±58)mg·L^-1·min^-1。与栀子组相比,栀子-大黄组中京尼平苷的Cmax和AUC0-t略有下降,栀子-大黄-枳实组和栀子大黄汤组中京尼平苷的Cmax和AUC0-t均显著升高,但栀子大黄汤组中京尼平苷的AUC0-t显著低于栀子-大黄-枳实组(P〈0.05)。结论:栀子大黄汤药材不同配伍对京尼平苷的药动学存在不同的影响,大黄可使京尼平苷的生物利用度略微下降,枳实可显著增加京尼平苷的生物利用度,淡豆豉则可显著降低京尼平苷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右侧甲状腺的神经鞘瘤患者,肿瘤侵及气管发生呼吸困难,行右侧甲状腺及峡部肿瘤切除+受累气管的切除造口手术。术后6个月行气管造口修补,修补术后随访1年肿瘤无复发,患者呼吸功能良好,伴轻度声音嘶哑。  相似文献   
9.
王贵胜  孙艳清 《当代医学》2012,18(21):88-89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902例鼻出血的定位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902例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的定位诊断和治疗.结果 902例鼻出血患者中,594例曾行填塞前鼻内镜下射频止血,203例行填塞后鼻内镜下射频止血,55例经鼻腔填塞后血止,35例经综合治疗后血止,8例经内镜下二次止血后血止,2例行颈外动脉结扎后止血,2例筛前动脉结扎止血,3例死亡.治疗后3个月内鼻腔同一部位无出血.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具有视野清晰,定位准确,止血可靠,病人痛苦少等优点,对鼻出血的定位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彭氏电刀在下咽部肿瘤微创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下咽部肿瘤患者28例,其中炎性肿块6例;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10例.对于良性病变应用彭氏电刀进行了微创手术,对于恶性肿瘤小的病变使用彭氏电刀进行手术,偏大的肿瘤联合等离子进行手术.结果 18例良性肿瘤患者治疗后未见复发;9例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后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