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13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和角膜牵引缝线的方法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10min内用0.5%爱尔卡因点眼表麻3次,5-0尼龙线于11~1点方位角膜做角膜板层牵引线,行小梁切除术。结果105例160眼成人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单纯表面麻醉,效果良好顺利完成手术者155眼,占97%;疼痛明显,精神紧张不能配合手术5眼,占3%,改做球后麻醉。结论应用表面麻醉及角膜牵引缝线进行小梁切除术安全、可靠,无麻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层羊膜移植联合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基质坏死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12眼)确诊基质坏死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溃疡患者,经局部及全身抗病毒治疗1周以上,角膜溃疡迁延不愈,溃疡有扩大、加深趋势,予多层羊膜移植覆盖手术,术后联合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术后1周左右炎症控制,症状缓解,术后2周~1个月溃疡愈合,上皮修复,但留下不同程度瘢痕,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随诊6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多层羊膜移植联合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基质坏死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溃疡,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角膜层间烧灼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大泡性角膜病变9例,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病5例,抗青光眼术后绝对期青光眼4例,均行角膜板层切开,于角膜实质层做层间烧灼术。结果术后1~2周病人眼部刺激症状消失,角膜大泡愈合,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此手术方法对大泡性角膜病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43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滤过泡、眼压等情况.结果 39眼矫正视力≥0.4,38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眼压正常,5眼需联合降眼压药物及眼球按摩眼压可达正常.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复式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控制眼压,迅速恢复视力,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和角膜牵引缝线的方法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10min内用0.5%爱尔卡因点眼表麻3次,5-0尼龙线于11~1点方位角膜做角膜板层牵引线,行小梁切除术。结果105例160眼成人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单纯表面麻醉,效果良好顺利完成手术者155眼,占97%;疼痛明显,精神紧张不能配合手术5眼,占3%,改做球后麻醉。结论应用表面麻醉及角膜牵引缝线进行小梁切除术安全、可靠,无麻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生物羊膜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39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生物羊膜植入术,术后随诊12个月,观察眼压及滤过泡情况。结果:35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眼压正常,4眼因形成无功能滤过泡眼压失控。结论:生物羊膜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可有效防止滤过泡的纤维瘢痕化,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