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手术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80例斜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2例进行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对照组38例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同时评价其手术方面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耗时及出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低于对照组的3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手术耗时及出血较少,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性高、微创等优点,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究硅油填充术后视神经纤维层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因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45例(45眼)为观察组及单纯行玻璃体切除患者45例(45眼)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1周及1、3、6个月的眼压、视力、神经纤维厚度(视盘及视盘上方象限、下方象限、鼻侧、颞侧)。结果:术后1周及1、3、6个月,观察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视力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1、3、6个月,观察组视盘及视盘上方象限、下方象限、鼻测、颞侧的神经纤维厚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能显著提升视力,降低眼压,促进视神经纤维层恢复,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影响LASIK术后于眼症发病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LASIK术后干眼症发病情况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屈光度及激素类滴眼液使用时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表明,在相同年龄段内,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同性别组内比较,则〉30岁组明显高于≤30岁组(P〈0.05);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发病率高于轻、中度患者(P〈0.05);术后使用滴眼液1个月以内的患者发病率低于使用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P〈0.05)。结论LASIK术后干眼症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屈光度及激素类滴眼液使用时间相关,年龄超过30岁、高度近视程度的女性更易并发干眼症,同时术后应尽量避免激素类滴眼液的长时间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 ~ 10岁不同近视程度儿童视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改变.方法:收集2012-01/2014-05于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儿童12例(屈光度≥-6.00D),中度近视儿童14例(-3.00D≤屈光度<-6.00D),轻度近视儿童14例(0D≤屈光度<-3.00D),对所有患儿完善RNFL厚度测量,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高度近视组平均RNFL厚度为102.36±10.33μm,中度近视组平均RNFL厚度为106.52±9.46μm,轻度近视组平均RNFL厚度为112.66±9.79μm.高度近视组较轻度近视组儿童平均RNFL厚度变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与轻度近视组相比,RNF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下方象限,高度近视组与轻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与轻度近视组RNFL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组各象限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度近视患者平均R较轻度近视组明显变薄,且在下方象限高度近视与中度近视组较轻度近视组均明显变薄.在对近视儿童的诊疗过程中,我们应当完善近视RNFL厚度检查辅助诊断,可为近视儿童的观察及随访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37例56眼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随机选择非糖尿病患者45例(68眼)作为对照组,两组手术方法相同,观察术中,术后的反应及术后的视力。结果糖尿病组56眼术后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46眼(82.1%),对照组68眼术后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57眼(83.8%),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臻成熟,手术时问大大缩短。总结我科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76例(188眼)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独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手术的风险控制。方法对21例独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在术前对术中及术后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前做好预防措施。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患者对术后的视觉效果满意,无1例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发生。结论对于独眼白内障患者,只要认真对术前、术中及术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处理,是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降低医生的责任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