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筛查正常出生婴儿和病理新生儿的听力障碍。方法 采用美国Bio-logic系统总公司生产的手提式耳声发射(DPOAE)测定仪测定,481例住院病理新生儿科患儿和2579例产科分娩的新生儿,合计3060例新生儿的听力,连续听力测定异常者,由脑干诱发电位ABR确诊。结果 6例听觉障碍,其中产科分娩的新生儿有4例,病理新生儿2例,总发病率1.8‰。结论 无论正常出生或病理新生儿均应进行听力筛查,DPOAE测试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  相似文献   
2.
306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查正常出生婴儿和病理新生儿的听力障碍.方法采用美国Bio-logic系统总公司生产的手提式耳声发射(DPOAE)测定仪测定,481例住院病理新生儿科患儿和2579例产科分娩的新生儿,合计3060例新生儿的听力,连续听力测定异常者,由脑干诱发电位ABR确诊.结果 6例听觉障碍,其中产科分娩的新生儿有4例,病理新生儿2例,总发病率1.8‰.结论无论正常出生或病理新生儿均应进行听力筛查,DPOAE测试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  相似文献   
3.
陈倩如  姚敏卿 《医学信息》2005,18(12):1754-1754
1临床资料患儿男,生后1小时,因气促、吃奶后呛咳1小时入院。是G1P1,孕40 6周,自然分娩,产程顺利,A pgar评分1m in10分,5m in10分。生后即出现气促伴鼾声,喂奶均有呛咳,伴唇周紫绀。父27岁,母25岁,否认用药及疾病史,孕期经过良好。入院体查:体温36.7℃,心率142次/m in,呼吸66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度、血糖和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用微量血糖仪检测微量血糖,用红细胞胰岛素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进行胰岛素受体分析,并比较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度、血糖和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随着病情的加重,患儿的血糖升高,胰岛素受体下降,并且胰岛素受体和血糖呈负相关关系(P<0.05). [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引起高血糖,其原因可能与胰岛素受体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脐血血气分析、胎心监护及Apgar评分的相关性,为预测和诊断新生儿窒息及减低新生儿窒息发生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对我院205例新生儿出生后立即采集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合产前胎心监护及Apgar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与评分≥8分新生儿在血气分析结果中pH值、PaCO2、PaO2、BE值及HCO3-均有显著性差异,(<0.05~0.01).2.随着pH值下降,Apgar低评分增多,产前胎心电子监护异常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高.结论 联合监测脐血血气分析、胎心监护及Apgar评分可提高新生儿窒息诊断的正确性,降低围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早产儿和足月出生儿童在出生后30个月内气质、智能发育情况进行比较,探讨早产儿气质特点及与智能发育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arry儿童气质问卷《婴儿气质问卷修订版》(RITQ)和《幼儿气质评估表》(TTQ),以及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早产儿表现为活动水平、适应性、反应强度及反应阈较足月出生儿童明显降低(P〈0.05)。(2)2组儿童气质类型均以中间型和易养型为主。(3)智能发育水平与儿童气质维度中的节律性、适应性、坚持性、活动水平、反应强度、注意分散度和反应阈有关(P〈0.05)。(4)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与父母学历有关,与性别及其气质特点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早产儿童具有一定的气质特征。根据其气质特点可指导进行早期干预以提高智能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梅毒是性传播疾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先天性霉毒亦称胎儿梅毒,是由感染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给胎儿所致。现将我院儿科2001年6月~2004年5月收治的30例先天性梅毒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素-1(ET-1)的水平变化及其在HSP发病与肾损害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及同位素放免法分别检测38例HSP患儿、4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HSPN)及16例正常儿童血浆VEGF、ET-1水平。结果(1)HSP、HSPN患儿血浆VEGF、ET-1浓度均高于正常儿童(p〈0.01)。(2)HSPN患儿其血浆VEGF、ET-1浓度高于HSP组(P〈0.01)。(3)HSPN患儿其血浆VEGF、ET-1浓度与肾脏病理损害及血管损害呈正相关(P〈0.01)。结论VEGF和ET-1在儿童HSP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血浆VEGF和ET-1浓度动态变化可用于评价HSPN患儿肾组织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影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有关因素,为开展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控制与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的5年中住院儿童766例意外伤害的相关因素。结果意外伤害占同期住院患儿6.36%,主要伤害原因依次为烧烫伤(48.43%),意外跌伤(19.06%),交通事故(17.36%),中毒(4.31%),淹溺(1.83%),电击(0.13%)等。结论儿童意外伤害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抓住特点,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降低意外伤害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孤立性血尿患儿临床、病理及血红细胞膜电荷变化的意义。方法:总结78例孤立性血尿息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以红细胞膜Alcian蓝结合量为指标观测孤立性血尿患儿及26例正常儿童红细胞膜电荷量。结果:(1)发病年龄在5~10岁者占90.6%,9月~次年3月为高发病期,发病率占80.32%;感染仍是主要诱因(37.18%),临床上以急性肾炎最常见(34.62%);(2)IgA肾病是小儿孤立性血尿最常见的病理改变,占35.90%;(3)患儿红细胞膜Alcian蓝结合量及其表面主要阴离子涎酸含量较正常儿童明显降低。结论:(1)孤立性血尿患儿其病因、病理改变多样,需持续追踪观察,必要时需肾穿刺以明确诊断;(2)孤立性血尿患儿其血红细胞膜负电荷下降可能参与了血尿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