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腹腔镜辅助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4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53.7±21.6)min,术中清扫淋巴结(16.3±4.2)枚,平均失血量(131.8±40.5)mL,术后通气时间(4.7±2.1)d,肿瘤平均大小(5.0±3.1)cm。40例患者术后出血1例,淋巴漏3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并发症1例。结论腹腔镜辅助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右半结肠癌治疗上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朱亮  姚寒晖  吴杨 《安徽医药》2016,37(12):1547-1549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术后病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994例胃癌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NLR及术后病理情况,比较不同病理NLR的差异,并分析术后病理与术前NLR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浸润深度、不同淋巴结转移数、不同肿瘤大小及不同TNM分期的胃癌患者术前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上述病理指标与术前NLR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患者肿瘤浸润越深、淋巴结转移数越多、肿瘤直径越大及TNM分期越晚术前NLR越高,利用术前NLR可为胃癌患者进展程度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组(腹腔镜组)50例及开腹手术组(开腹组)4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 h及术后24 h,用Clauss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PLT),用INR法计算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结果术后1 h及术后24 h两组APTT、INR以及PLT较术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FIB及D-D均显著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FIB术后1 h组虽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术后1 h及24 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两组明显增高,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均能使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增加了术后血栓发生的风险,并且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老年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和开放手术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术后短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普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92例手术时年龄≥60岁的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腹腔镜组(24例)和开腹组(68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端切缘距离、第一次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端切缘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 >0.05);而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105.3±39.9)mL vs(127.6±37.6)mL,P <0.05]、术后住院天数[(10.0±3.2)d vs (11.8±3.0)d,P <0.05]、通气时间[(2.7±0.8)d vs (4.1±0.3)d,P <0.05]优于开腹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短期疗效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同时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更适用于老年胃癌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开探查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3月到2012年12月我院52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两组,组腹腔镜25例行腹腔镜胆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27例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统计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症.结果 腹腔镜组具有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完全能达到传统开腹胆道切开取石术的效果,并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吴杨  姚寒晖  梁伟  朱亮  孙思楠 《安徽医学》2018,39(8):903-90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疗效及近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限期行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64例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及术后胃瘫等术后并发症的差异.随访3~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36个月,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期预后与开腹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7.
朱亮  姚寒晖  吴杨 《安徽医学》2016,37(12):1547-1549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术后病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994例胃癌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NLR及术后病理情况,比较不同病理NLR的差异,并分析术后病理与术前NLR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浸润深度、不同淋巴结转移数、不同肿瘤大小及不同TNM分期的胃癌患者术前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上述病理指标与术前NLR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患者肿瘤浸润越深、淋巴结转移数越多、肿瘤直径越大及TNM分期越晚术前NLR越高,利用术前NLR可为胃癌患者进展程度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应用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安徽省立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手术治疗的8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患者的诊治效果、术后生存情况,并对其预后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所有81例患者的恶性危险度分级显示,41例为高度危险,24例为中度危险,10例为低度危险,6例为极低危险,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短期预后(术后3年生存率)与其肿瘤大小、性质、核分裂相及复发转移明显相关;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患者的3年生存率与肿瘤大小、性质及复发转移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对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应进行外科完全切除,可切除的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大小、危险度及复发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手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分析从2009年至2010年临床行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手术的45例患者并与同期行开腹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手术的52例患者对比。结果 45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两组平均手术时间[(172.2±53.1)min vs(162.2±54.2)min,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大于腔镜组[(382.2±203.4)ml vs(182.2±163.3)ml,P<0.05],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4±16.1)个vs(30.1±17.2)个,P>0.05],平均住院时间腔镜组短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手术安全有效,围手术期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Kegel运动联合水疗法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LARS)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5例,入院后采用Excel随机数据法分组,剔除未完成研究者后,对照组41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Kegel运动联合水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前切除综合征评分量表(LARSS)汉化版得分、LARS程度及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得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LAR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LARS程度均低于对照组(χ2=6.544、6.68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Kegel运动联合水疗法可改善患者术后LARS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