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2.
目的 利用CT观察脑出血血肿体积、血肿吸收率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根据出血量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出血量<10 ml)34例;B组(出血量10~20 ml)26例;C组(出血量>20 ml)16例.采用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分别在第1、3、7天测量水肿体积,比较同组间第3天与第1天水肿体积差值及第7天与第3天水肿体积差值.结果 三组患者间第3天与第1天水肿体积的差值及第7天与第3天水肿体积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组间不同时期水肿变化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的血肿吸收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第3天明显较第1天增加,且血肿吸收率与首次出血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水肿体积、血肿吸收率与出血后时间、首次出血量有关,随着时间的延长,水肿体积逐渐增大(第1~3天明显),血肿吸收速度增快;出血量大的患者其水肿增大快、血肿吸收慢;出血量少的患者,其水肿增大慢,血肿吸收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继发性肺结核空洞与肺内其他结核性病变CT表现的影响。方法 98例肺结核空洞伴肺内其他结核性病变患者按其不同年龄段分为3组:17-35岁为第1组(42例),36-60岁为第2组(34例),60岁以上为第3组(22例)。所有患者均经抗结核治疗,其中,65例又经胸部CT复查。对3组间肺结核空洞与肺内其他结核性病变的CT表现,采用卡方检验和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T显示98例中有138个结核性空洞,其中,单发63例,多发35例。3组间在空洞数目、空洞与胸膜的关系、空洞内壁规则与否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3组在结核活动性病变诸如树芽征、磨玻璃样密度影、小叶斑片状实变影、肺叶实变影、结核结节或结核瘤、胸腔积液方面比较有差异(P〈0.05);在结核非活动性病变诸如肺大泡、胸膜肥厚比较有差异(P〈0.05)。3组经抗结核治疗后CT复查在空洞大小,肺内病变,胸膜肥厚方面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随年龄段增加,继发性肺结核空洞主要以大空洞及厚壁空洞为主,并向胸膜下扩展,周围肺组织纤维化加重,肺内其他结核性病变以融合结节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程度与椎体后缘骨质反应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38例有腰腿疼痛症状及体征并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CT显示共61节腰椎间盘突m,中央型突出21节(34%),旁中央型28节(46%),椎间孔型12节(20%),以腰5/骶1节段突出最常见,约占51%。相成61节椎体表现为,骨质硬化32节(52%)、增生9节(15%)、骨质缺损并骨块20节(33%),均伴椎管狭窄或椎间孔狭窄;合并后纵韧带骨化7例(18%),椎间盘突出轻度25节(41%)、重度36节(59%)。旁中央型突出和重度突出易导致椎体后缘骨质缺损及椎间孔狭窄(P〈0.05)。结论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程度较重,均伴有骨质变化,软骨结节、后纵韧带钙化、椎间孔狭窄常见。  相似文献   
5.
重症胸部创伤96例CT评价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国友  姚亮平  陈勤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73-75,F0003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胸部创伤后肺内损伤与肺外解剖结构损伤的急诊CT表现,提高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对严重胸部外伤或复合伤后接受胸部CT检查并住院治疗的96例患者的CT影像资料及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类。结果 (1)肺内损伤的CT表现:①肺间质异常18例;②磨玻璃样肺32例;③肺叶实变16例;④肺叶、段萎陷伴胸腔积液或气胸16例;⑤肺气囊或液气囊14例。(2)肺外表现:①肋骨骨折96例,其中单侧单发或多发肋骨骨折67例,双侧多发肋骨骨折29例;②胸腔积液67例,其中单侧胸腔积液43例,双侧胸腔积液24例;③气胸、液气胸38例,其中单侧气胸29例,双侧气胸9例;④皮下或纵隔气肿14例。(3)46例胸廓多发损伤、42例合并颅脑损伤。对肺内损伤呈多样表现且治疗时间在2周以上,较其它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重症创伤的CT表现以复合伤为主,CT检查有助于肺内外各解剖结构损伤程度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低场强MRI对膝关节及其附属结构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因膝关节损伤进行MRI扫描的影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根据X线检查结果分为膝关节有骨折和无骨折两组。结果 34例X线平片显示有关节骨折的病例,髌骨骨折14例,伴13处附属结构损伤;胫骨骨折9例,伴18处附属结构损伤;股骨骨折6例,伴7处附属结构损伤;多发骨折5例,伴18处附属结构损伤。多发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所致的附属结构损伤以多结构为主。62例X线平片显示无膝关节骨折的病例,MRI显示半月板损伤43例,韧带损伤42例,关节软骨损伤9例。两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场强MRI对不同类型的膝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损伤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膝关节多发骨折引起的附属结构损伤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亚急性脑实质内自发性出血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各序列血肿及周边脑组织信号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证实的32例亚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病例的水抑制成像(Flair)、弥散加强成像(DWI)图像,比较脑叶与深部脑组织血肿体积、血肿内部信号与周边脑组织信号有无差异,有无合并症。结果脑叶血肿13例,其中弧立出血8例,伴卫星灶5例,平均体积45.68ml;血肿内部Flair主要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9例,中央低边缘高信号的晕4例;DWI血肿周围边缘区呈环状高信号6例,血肿周围区脑组织呈指状高信号7例,累及皮层4例。深部脑组织血肿17例,破入脑室内5例,血肿平均体积28.26ml;血肿内部Flair主要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8例,主要表现为中央低等边缘高信号的晕9例;DWI血肿周围区脑组织呈短指状高信号3例,3例为环状稍高信号,11例为高信号与更高信号混合。单纯脑室内出血2例,呈等T1稍长T2团块状信号,Flair、DWI并脑室扩大。结论自发性亚急性期脑出血FLair、DWI成像有助于血肿内部及周围脑组织的定性诊断和与肿瘤性出血、脑梗死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3D-TOF-MRA扫描对脑梗死血管狭窄程度的判断价值及其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3D-TOF-MRA扫描判断患者脑血管的狭窄程度并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检测受试者的血脂和血糖指标以及炎症因子含量.结果:(1)血糖和血脂指标:观察组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葡萄糖(BG)、脂蛋白磷脂酶A2 (Lp-PLA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程度越严重,血清TG、TC、LDL、BG、Lp-PLA2和IGF-1含量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炎性因子:脑梗死程度越严重,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E-选择素、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TOF-MRA扫描能够准确判断脑梗死的狭窄程度且糖脂代谢指标以及炎性因子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判断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青年继发性肺结核空洞CT表现类型与空洞外肺内结核病变影像特点的关系.方法 有X线平片、CT平扫及高分辨扫描影像资料并经抗结核治疗动态复查的12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空洞分为薄壁空洞、厚壁空洞或虫蚀空洞.结果 ①126例患者CT检出186个空洞,X线平片显示47例(37.3%)55个空洞(29.6%).②胸部CT示薄壁空洞与厚壁空洞例数之比为1GA9552.5(36/90).③空洞外肺内病变包括:小叶中心结节92例(73.0%),树 芽征87例(69.0%),磨玻璃密度62例(49.2%), 小叶斑片实变52例(41.2%),支气管异常48例(38.1%),间质线状影24例(19.0%),大叶实变13例(10.3%),胸膜增厚、胸腔积液39例(30.9%),淋巴结肿大14例(11.1%),所有病例均为2种以上肺部病变并存.④厚壁空洞肺内病变在小叶中心结节、磨玻璃密度、树芽征、小叶斑片实变、大叶肺实变方面较薄壁空洞常见且治疗后易吸收.结论 中青年继发性肺结核空洞类型与壁外肺内结核的HRCT表现能反映继发型肺结核的病理过程,有助于确定肺结核的活动性,评价预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