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子宫切除术病人不同剂量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子宫切除术病人8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30~55岁,随机分为四组:罗哌卡因组(L组)、罗哌卡因分别混合舒芬太尼10、20、30,ug组(S1、S2、S3组),每组20例。L组硬膜外注入0.75%罗哌卡因13ml混合生理盐水2ml,S1、S2、S3组0.75%罗哌卡因13ml分别混合舒芬太尼10、20、30μg(均为2m1)硬膜外注入。记录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最高平面及达最高平面的时间、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评价腹部运动阻滞、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建立0.75%罗哌卡因混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量一效关系方程,计算ED50和ED95。结果与L组比较,S1、S2、S3组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及达最高平面的时间缩短,持续时间延长,最高平面升高,腹肌运动阻滞和麻醉效果改善(P〈0.05);以S2、S3组麻醉的效果较好,但与其他各组相比,S3组嗜睡、寒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最高(P〈0.01);各组间下肢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0.75%罗哌卡因混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的ED50为11.21μg(95%可信区间为8、42~13.45μg),ED95为22.16μg(95%可信区间为17.63~38.11μg)。结论子宫切除术病人混合20,30μg舒芬太尼均可增强0.7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夏智群 《医学综述》2010,16(15):2371-2374
近年来,椎管内应用阿片类药物因具有许多优点在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镇痛效果不仅与其受体的亲和力有关,还与影响其到达受体的过程等因素有关。阿片类药物椎管内应用后由于其脂溶性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最近,以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为代表的脂溶性阿片类药物也被尝试应用于椎管内,但其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还存在一定争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诱发患者呼吸抑制的药效学与年龄因素的关系.方法 择期拟行腹部手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年龄不同分为中青年组(25~64岁,M组)和老年组(65~80岁,E组),每组20例.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靶控输注舒芬太尼,M组和E组初始效应室靶浓度分别设为0.40、0.35μg/ml,相邻靶浓度之比为0.9,发生呼吸抑制,则下一例患者采用低一级浓度,否则采用高一级浓度.呼吸抑制的诊断标准:VT≤5 ml/kg、RR≤8次/min、SpO2≤94%、PETCO2≥55mmHg和/或呼吸暂停≥15 s.计算舒芬太尼诱发患者呼吸抑制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M组和E组舒芬太尼诱发患者呼吸抑制的EC50及其95%CI分别为0.61(0.54~0.70)μg/ml、0.41(0.38~0.45)μg/ml,E组EC50低于M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诱发呼吸抑制的效力与年龄因素有关,老年患者对舒芬太尼诱发呼吸抑制更敏感.  相似文献   
4.
神经生长因子在炎性疼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智群  王国林 《天津医药》2006,34(10):719-721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疼痛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后足掌皮下注射福尔马林溶液的外周炎性痛模型。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包括对照组(A组)、致痛后2h取材组(B组)、致痛后24h取材组(C组)和致痛后48h取材组(D组)。观察致痛1h内疼痛行为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致炎足底皮肤、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背角神经元内NGF的表达,及DRG和脊髓背角神经元表达P物质(SP)的变化。结果:致痛组大鼠都表现出明显的两期伤害性反应。NGF免疫阳性反应物在所有致痛组患侧足底皮肤和DRG表达都增加.NGF和SP免疫阳性反应物在C组患侧脊髓背角表层的表达增加。结论:NGF不仅是产生炎性痛外周机制的重要介质之一,也可能具有中枢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及工程技术正大量渗入到医学科学领域,并越来越显示出其对医学的推动作用,而这个推动作用的具体方式就是现代医学仪器和计算机在医学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医学仪器以计算机为核心延伸着的人类的大脑功能,起着扩展人脑力劳动的作用,使人类正在走出机械化过程,进入以物质手段扩展人的感官神经系统及脑力、智力的时代。对医学信息的计算机处理离不开程序设计,离不开对计算机语言的运用。1计算机语言的分类计算机之所以能脱离人的直接干预,自动地进行计算,是由于人把实现这个计算的一步步操作用命令的形式———即一条条指令(I…  相似文献   
6.
地卡因复合芬太尼与地卡因腰麻用于阑尾切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4例阑尾切除术病人分成2组,每组22例,分别用含糖地卡因(对照组)或地卡因复合芬太尼(试验组)重比重液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结果:术中试验组SBP变化≥3.99 kPa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心率变化≥20次/分者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未用辅助药者试验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因此,地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用于阑尾切除术更为有益,值得临床进一步试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静脉或硬膜外给药对子宫切除术病人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子宫切除术病人60例,年龄30~55岁,体重40~70k,随机分为3组(n=20):硬膜外罗哌卡因组(R组)、硬膜外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组(RS组)、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静脉舒芬太尼(IVS组)。行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3.5cm,给予2%利多卡因3ml。5min后R组硬膜外注入0.75%罗哌卡因13ml混合生理盐水2ml;RS组硬膜外注入0.75%罗哌卡因13ml混合20μg(2ml)舒芬太尼,R组及RS组均同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IVS组硬膜外注入0.75%罗哌卡因13ml混合生理盐水2ml,同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20μg(2m1)。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到的最高平面和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腹部肌肉松弛程度、麻醉效果、清醒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间下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舒芬太尼静脉和硬膜外给药均可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但在感觉阻滞达到的最高平面腹部肌肉松弛程度和麻醉效果方面舒芬太尼硬膜外给药的效果优于静脉给药,且病人均处于清醒状态。结论与静脉注射比较,硬膜外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可增强子宫切除术病人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且不增加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8.
神经生长因子在发育早期促进外周感觉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的分化、成熟,诱导、调节组织内神经末梢的生长、分布,是神经元生长发育、维持其遗传表型必不可少的。新近的研究表明。神经生长因子在成年期也是炎性痛的重要中间介质,参与对伤害性热刺激和机械性刺激的痛觉过敏.在特异性维持外周伤害性感觉神经元的发育和功能分化及外周炎性痛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近的研究表明,神经生长因子家族的另一成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成年神经系统感受伤害性 反应过程中的作用不同于神经生长因子(NGF),可由一些伤害感受器合成,并以活动依赖性的形式在脊髓释放,调节其投射的 下一级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可能具有疼痛的中枢神经调质作用。  相似文献   
10.
NGF和BDNF在炎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福尔马林致痛大鼠外周、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及相互关系,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在疼痛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后足掌皮下注射福尔马林溶液的外周炎性痛模型。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对照组(A组);致痛组根据取材时间不同分为,致痛后2h取材(B组)、致痛后24h取材(C组)、致痛后48h取材(D组)。观察致痛1h内疼痛行为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致炎足底皮肤、DRG和脊髓背角浅层内NGF的表达,及DRG和脊髓背角浅层表达BDNF的变化。结果 所有致痛组大鼠都表现出明显的两期伤害性反应。在致痛后2h患侧足底皮肤、DRG和24h时脊髓背角浅层表达的NGF开始增加,致痛24h后BDNF在患侧DRG表达开始增加,且与NGF在患侧DRG神经元的表达变化成正相关。48h时BDNF在患侧脊髓背角浅层表达开始增加。结论 NGF不仅是产生炎性痛外周机制的重要介质之一,还可通过促进BDNF在脊髓背角的表达,共同参与中枢敏感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