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迅速形成的巨大薄壁肺癌空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56岁。住院号:121527。一年半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咳痰。痰量少,偶带血丝;不伴发热及盗汗。发病后曾在某医院就治,拍片见左上肺有斑片状影,诊为“肺结核”。随经抗痨治疗一年,至入院前45d,拍片见病灶形成巨大分叶状肿块,疑“肺  相似文献   
2.
作者比较了两个 MR 定量指数:①第二回波信号跌落(SESD)(一种作者发明的 T_2弛豫时间指数);②以前描述的病变/肝脏信号比(LLR)在直径大于2cm 的肝脏病变中提供组织学诊断的能力。在55例病人中,0.5T 场强扫描了108肝脏肿物〔31个海绵状血管瘤(CH),68个转移瘤和9个肝细胞癌〕。使用 TR2100/TE35,60ms,SESD 定义为在一个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C型臂引导下,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注射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B组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治疗,C组采用腰椎间盘注射臭氧治疗.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三组患者术后9天、18天、1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A组治疗优良率为96.6%(29/30例),B组治疗的优良率为76.6%(23/30例),C组治疗后优良率为70%(21/30例).A组优良率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或单独应用注射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4.
使用MR成象可根据发现主动脉被内膜瓣分成真、假腔而确诊夹层动脉瘤。真腔中的血流在MR图象上通常产生低信号或无信号,而假腔所见的信号强度取决于血流速率和有无腔内血栓。作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 CT 造影在不同扫描时相下对小肠肠壁及血管的显示效果, 确定最佳扫描时相, 评价该时相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 将 286 例行小肠 CT 造影的住院患者分别进行动脉期、 肠道期及门脉期扫描, 测量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肠壁 CT 值、 血管显示数量及血管 CT 值, 比较分析后选择最佳扫描时相, 评价该时相 CT 图像小肠及血管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1) 十二指肠、 空肠及回肠肠壁 CT 值均为肠道期高于动脉期和门脉期 (P<0.05), 而动脉期和门脉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回肠动脉在各时相 CT 值比较: 动脉期>门脉期, 肠道期与动脉期、 门脉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肠静脉在各时相 CT 值比较: 肠道期>门脉期>动脉期 (P<0.05)。(3) 小肠 CT 造影诊断小肠疾病的灵敏度为 95.8%, 特异度为 94.9%, 正确率为 95.1%, 阳性预测值为 79.3%, 阴性预测值为 99.1%。(4) 小肠 CT 造影证实小肠淋巴瘤 22 例、 间质瘤 10 例、 腺瘤 1 例、 血管瘤 3 例、 克罗恩病 8 例、 小肠结核 1 例、 缺血性肠病 3 例, 对于血管瘤的诊断需结合动脉期。结论 小肠 CT 造影肠道期对小肠肠壁及血管有较好的显示效能, 利用动脉期及肠道期双期扫描方式进行小肠 CT 造影检查, 可对大多数小肠疾病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C型臂引导下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髓核内臭氧注射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30例患者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治疗(A组),同期30例患者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髓核内臭氧注射(B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80%(24/30例),B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6.6%(29/30例)。B组术后2个月优良率高于A组(P<0.05)。结论: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髓核内臭氧注射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  相似文献   
7.
作者将多屏幕成象工作站与常规硬拷贝形式用于膝关节MR图象的诊断评阅进行了比较。研究组由30例进行了膝关节MRI和关节镜的病人组成。其中28例关节镜检查发现30个半月板撕裂和5个前交叉韧带撕裂,2例正常。使用1.5T超导MR仪,并用一个直径20cm的表面线圈,成象程序包括T_1(SE600/17)冠状面和双回波(SE2500/25,90)矢状面成象。T_1冠状面和T_2(SE2500/90)矢状面图象印在14×17时胶片上,15帧合一。质子密度  相似文献   
8.
腕管综合征(CTS)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患,以夜间手部不适和正中神经分布区的手指感觉异常为特征,进而肌肉无力和萎缩。该疾患一般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的结果。作者研究了CTS 患者的14个腕关节的 MR 影像,不论其病因如何一般均可见到四种表现:1.正中神经在腕豆骨平面的水肿。其腕豆骨平面对桡骨平面肿胀率为2.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肾始基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MA)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MA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M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5例,女4例,男1例.年龄34~73岁,平均51岁.表现为腹痛1例,查体发现4例.B超诊断肿瘤呈实性低回声占位1例,中回声占位2例,高回声占位2例.5例均显示肿瘤内部乏血供.CT平扫检查示5例肾皮质实性占位,2例肿瘤钙化,增强扫描5例均呈轻至中度强化,1例呈延迟强化,1例行CTA检查示肿瘤乏血供.2例行MRI检查,肿瘤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或低信号.肿瘤直径0.8~4.7 cm,平均2.6 cm.行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保留肾单位切除术2例.5例病理均诊断为MA.5例随访10~27月,平均19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MA是一种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综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做出正确诊断,最终诊断有赖病理学检查.保留肾单位切除术可作为主要手术方式,但需术后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C型臂引导下穿刺针位于卵圆孔内不同区域,行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型臂引导下,根据影像学将卵圆孔划分为内、中、外三个区域,按穿刺针位于卵圆孔内不同区域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B、C三组穿刺针分别位于卵圆孔内侧、中部、外侧区域。行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0.5%阿霉素0.5 ml。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疼痛缓解度作为疗效评价标准。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当日、7天、14天、1月、6月、12月的临床疗效。结果:9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顺利完成卵圆孔穿刺和治疗。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当日、治疗后7天、14天、1月、6月、12月VAS和有效缓解例数均未见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治疗后当日、7天、14天、1月、6月和12个月VAS评分均降低(P<0.05)。12个月随访观察A组有效率为76.7%,B组有效率为76.7%,C组有效率为73.3%。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在C型臂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行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0.5%阿霉素0.5 ml治疗三叉神经痛时,穿刺针位于卵圆孔内不同区域均有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