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士心 《家庭医学》2005,(22):8-9
如果告诉你王涛是一个糖尿病患.恐怕那种感觉只有用“不可思议”来形容。不过.他对患病的事实毫不避讳。“认识疾病本身对糖尿病病人特别重要!”王涛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睡眠是人体借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一种自然休息,可以及时补充大脑在清醒状态下消耗的能量,保护大脑细胞。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睡眠的作用不亚于饮食。人处于非常状态时不吃东西可以坚持1个月或更长时间,但剥夺其睡眠则只能坚持一周半到两周的时间。因此,我们在日常起居养生中,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影响睡眠的质量,必须以舒适为原则,选用合适的卧具。  相似文献   
4.
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肾中精气开始衰减,因此常有腰腿酸困、疲乏无力、精力不济、畏寒怕冷等症状和感觉,有的人还会伴有性功能减退的表现。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肾中阳虚不足的缘故。采用温补肾阳、填补肾精的药膳,可以纠正肾虚、延缓衰老,且方便易行,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5.
今年9月23日为秋分,秋分是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此时,人们的养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体质调养可选择我国古代民间九九重阳(阴历重阳节)登高观景之习俗,登高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所有的抑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这是养生中的养收之一法,也是调节精神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916例胃十二指肠双对比法检查的结果,发现阳性病变383例(占41.8%),比传统法检查明显提高,特别对传统法不能见到的多发性溃疡、线状溃疡、糜烂性胃炎等有明显价值。双对比检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但此法在我国尚未普及推广。我们按照日本的方法制订出简易的常规,强调使用低张、多剂量钡剂及多剂量气体。建议推广应用双对比法以逐步取代传统法。  相似文献   
7.
顺应四时     
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往复,直接影响着人体五脏、六腑的气血运行,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和新陈代谢。天地之间四时、阴阳、五行的变化,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气候。自然界阴阳、五行的相互变化与人体气血运行是相通的,人与自然之间、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它们是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8.
七情相克     
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就像自然界时而天晴、时而下雨的气候变化一样,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外界刺激过于强烈,情绪反应过于激烈,波动过大,出现诸如狂喜、盛怒、骤惊、大恐等突发性激烈情绪;或者七情变化持续时间太长,如久悲、过于思虑、长期情绪不佳等,都可以诱发多种病患。《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脏。"具体地说,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  相似文献   
9.
幸福的泪水冲刷了我心空沉郁的阴云。爆竹声中,孩子的心贴近了我的心,抚慰着我的心,使我慢慢地平静下来。是女儿赐给我一个不寻常的幸福的除夕夜……  相似文献   
10.
今年10月24日为霜降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则应以平补为原则,在饮食进补中,当以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霜降转寒结冰渣,天寒易致胃病发,腹部保暖防风寒,霜降之时吃红柿,清热润肺疏筋骨,针灸调理健脾肾,药浴循环调气血.深秋之季是易犯咳嗽的季节,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应当注重饮食调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