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河北省部分地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效果和影响因素,为提高美沙酮门诊治疗保持率及治疗效果、采取改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网络数据评估法,对河北省3个美沙酮门诊中正在接受维持治疗的吸毒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后,384例入组检测HIV抗体阴性、226例HCV抗体阴性和372例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的患者均没有出现HIV、HCV和梅毒阳转病例,危险的吸毒行为也出现了显著性下降。吸毒年限、每天吸毒量、治疗期间副反应、害怕被抓、未享受治疗奖励政策及因治疗与工作/生活冲突而中断治疗,是影响病例治疗脱失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吸毒年限较长、吸毒量少等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服务,扩大治疗奖励政策的覆盖面等措施,提高治疗保持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人群中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特征,为该类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方法分析2011-2012年开展男男性接触人群调查时所收集的资料,比较男男性接触人群中艾滋病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的相关高危行为特征。结果与未感染者相比(90.6%),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较低(81.7%);与未感染者相比(40.8%),发生首次性行为的性伴女性所占比例较高(55.0%)。最近6个月,艾滋病感染者发生插入性性行为的男性性伴数多于未感染者(78.3%vs 65.2%),与男性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的比例高于未感染者(73.3%vs64.9%),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比例高于未感染者(36.7%vs 22.9%),性病感染几率高于未感染者(21.7%vs15.4%)。结论男男性接触人群中艾滋病感染者相关高危行为较未感染者严重,应进一步加强对该类人群的宣传教育,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其高危行为,防止艾滋病由男男性接触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